问题1讲解图3
橙色圈中的图形和黄色圈中的图形,每行都有,玫红色圈中的图形,第三行没有,所以缺少的就是玫红色圈中的图形。做完之后可以检查一下,如果填玫红圈中图形,正好是每行都有这三种图形,只是依次往左移了一个位置,因此我们填的答案是正确的。
做这一题主要的麻烦在于,图形有点复杂,乍一看头很晕。那就一个图形一个图形的看,单看一个,头一点都不会晕了吧,看完再比较,哪些图形是相同的。麻烦的事情,要懂得分步来做。
问题2:
问题2教学图
你做出来了吗?
分析:我要开始分析题目了,审题并不是把注意力平均分配,每个条件都注意,就等于一个都没注意,分析题目一定要抓住重点。
数学必须要做题,但是我不赞成题海战术。题海真的是无边无际,一个知识点就可以编出无数道题来。盲目的题海战术,迟早会被无穷的题目,折腾得筋疲力尽。
那应该怎么做呢?非常简单的题目做完就算了,这种题千万不要重复做,只是浪费时间。有的家长买一堆资料,孩子只做简单题,难的全空着,那这一堆资料除了浪费钱、浪费时间,一点作用都起不到。买一堆资料不如先只买一本,从头至尾每一题都让孩子认真做,这样才会简单、中等、极难的题都做全,考试也是什么难度的题都会出的。如果做完还有时间,再去买第二本资料。
对于中等难度和极难的题,一定要做一题就要让它起到作用。做完题只是一小步,思考总结才是最关键的,想一想:这一题我是怎么做出来的?为什么这种思路就能做出来呢?是因为哪个条件,还是哪个问题提示了我可以这样思考?以后遇到什么情况时,我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做?
了解清楚上面几个问题的答案,才真正把这一道题的思路理顺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就可以迅速的找到方法和思路了。做完一题细致总结,这一类的题目就都会了,和完全低着头做题相比,是不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可以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为什么有的同学,没怎么努力,成绩却非常好呢?其实用的就是这种方法,只不过因为他从小训练得多,老师讲题时,他在脑中快速完成了上述的部分。
找不到思路的时候,可以特别注意一下题目中的问题。比如这一题的问题是,给出了前面三个数字,求最后方块中的数字。那说明我们要找的,就是这三个数字,和方块中数字的规律。规律在哪找?当然是从前面两个条件中找。第一个是4、2、1、12,第二个是2、4、1、10,4X(2 1)=12,2X(4 1)=10。所以答案就是3X(2 4)=18。
问题3:下图所示的三组图形中的数字,都有各自的规律,先把规律找出来,再把空缺的数字填上。
问题3教学图
分析:再讲一个做数学题的窍门:大胆猜想,小心验证。什么意思呢?就拿这篇文章写的规律题来说,规律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阅读题目,仔细观察图形之后,要大胆的去猜想,数学里的猜想可不是胡乱猜哦,要根据学过的知识有方向的猜想,这也是和上面讲的一样,要多训练、多思考、多总结,猜想的方向才更容易对,下了功夫和没下功夫,肯定要有区别是不是?猜想完也还是,只完成了一小步,因为后面还要细心的验证,把猜想的思路,用到已知条件里试一试,看看是不是完全正确,如果完全正确,你的猜想是对的。如果有一个地方不对,你就中奖了,就要重头开始,再猜一次,直到全对为止。最后用正确猜想中的思路,做出来的就是题目答案。
这一题和问题2的思路,有类似的部分。题目要找三个小圈中数字,和大圈中数字的规律。第一个是3、7、5、30,第二个是7、3、8、36,3 7 5=15,7 3 8=18,正好是最后一个数字的一半。所以这一题的答案是:(5 6 9)X2=40。
练习1:下面两张数表中数的排列存在某种规律,你能找出这个规律,并根据这个规律把括号里的数填上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