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数学不好物理好,物理好数学不好怎么一回事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6-18 15:53:45

同样,数学演算也可以出现视觉洞察力。

在普通人眼里,数学公式代表一种运算,只有算了一遍才知道怎么回事。

在数学家眼里,对数学公式和各种可能的结果极为熟悉,数学已经变成可视化的模块。

也就是说,经过大量的数学训练后,在下意识里就可以把数学元素可视化(注意,几何化只是其中一种),思考过程是直观性的,而不是逻辑性的。

以庞加莱为例

数学家达布(Darboux)宣称他是un intuitif(直觉的),论证说这可以从他经常用视觉表示来工作显示出来。他不关心严格性,且不喜欢逻辑。他相信逻辑不是发明之道,而是一个结构化想法的方法,而且逻辑限制思想。

另一个数学家的例子是拉马努金。

为什么数学不好物理好,物理好数学不好怎么一回事(5)

印度历史上最著名的数学家之一。没受过正规的高等数学教育,沉迷数论,尤爱牵涉π、质数等数学常数的求和公式,以及整数分拆。惯以直觉(或者是跳步)导出公式,不喜作证明(事后往往证明他是对的)。他留下的那些没有证明的公式,引发了后来的大量研究。

软件行业的人都知道,程序写时间长了,眼里的代码都是系统中跳动的模块,而整个软件系统则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其实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都有这样的“内在的视觉洞察力”。

总之,这些内在的视觉洞察力是后天反复运用,自然形成的,只要具备正常的人类基因都可以做到。

有人可能会说:这些我明白了,是不是只要下苦功夫都可以成为那些天才?

不是滴!首先他们普遍都“拼爹”,其次他们下了功夫,但不是苦功夫。

正确的数学早期教育

如果看过很多天才的传记,你会发现他们都“拼爹、拼娘”。

也就是父母的职业背景和教育方式,对他们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父母的影响之大被很多人误以为是基因的遗传,其实不是,这是教育在起作用,是属于习惯的“遗传”

只是绝大多数的人不知道如何正确的教育,使上一代的好习惯无法复制到下一代身上,出现了“富不过三代”的现象。

而高斯、庞加莱和陶哲轩的父母则有意、无意的进行了正确的早期数学教育。这为他们在数学界的顶尖地位奠定了坚实的习惯基础。

这个早期教育有多早呢?是不是胎教的时候就开始?

也没有那么早,最合适的时间大约在1岁到3岁之间,是在幼儿形成语言的时期同时进行。


高斯的幼年

高斯的父亲因为具有初等算术的能力,曾做过会计。3岁那年,他父亲正在给工人们发工资,小高斯突然指出“爸爸,你算错了!”,经过检查小高斯是对的,这让周围的大人目瞪口呆。

成年后的高斯说,在他学会说话之前就会计算了。这说明在高斯的幼年经常接触到各种数字,无意间让他很小的年龄就掌握了初等算术。有这样一个有数学应用背景的父亲就是拼爹,但高斯的父亲有个缺点就是目光短浅。

其实很多时候,母亲比父亲更重要,因为只有温柔善良的母亲才有足够的耐心去教育孩子。高斯曾说过“我的母亲是个非常善良的女性,我非常敬重她。”高斯有这样的母亲也是在“拼娘”。

看到这,给各位男同胞一个择偶建议,如果你希望孩子将来能成为“天才”,就千万不要找缺少耐心和爱心的女孩子,真的会毁掉你和孩子的一生,不信你试试!

庞加莱的幼年

庞加莱的父亲莱昂是生理学家兼医生、南锡医科大学教授,庞加莱的母亲非常善良、聪明、慈爱,把所有的爱心和精力都用在他身上。因为耐心的教导,庞加莱的智力发展的很快,很早就学会说话。

为什么数学不好物理好,物理好数学不好怎么一回事(6)

童年的庞加莱因为运动不协调、经常得病,所以很多时间都用来读书,读书极快,而且据说过目不忘。童年的庞加莱因为运动不协调、经常得病,所以很多时间都用来读书,读书极快,而且据说过目不忘。

庞加莱的视力很差,主要靠听转化为想象的方式来理解,这种从小到大的训练使他具有极强的直观思维能力。他总能“看到”抽象概念所表述的“东西”,并习惯以图形即几何的方式来处理问题,以充分利用数学直观。

陶哲轩的幼年

陶哲轩的父亲陶象国和母亲梁蕙兰毕业于香港大学,陶象国是一名儿科医生,梁蕙兰是物理和数学专业高材生的,曾做过中学数学教师,这是典型的拼娘。


2岁时,他们发现陶哲轩拿着字母积木比他大的小朋友数数,他把玩具当作学习的工具了。


在幼儿园的18个月里,母亲领他学完了小学数学的全部内容,事实上,母亲所做只是引导和刺激,而不是“教”。

为什么数学不好物理好,物理好数学不好怎么一回事(7)

作为英语国家的学前教育典范,来自美国的《芝麻街》儿童系列节目在当时大受欢迎。陶象国夫妻把《芝麻街》作为陶哲轩的启蒙教材。
就这样,陶哲轩一面看电视节目,一面自己学习,不到2岁就学会了英文字母。他很快学会拼写,能用积木拼出单词“狗”或“猫”。2 岁多时,陶哲轩对父亲办公室里的一台打字机发生兴趣,不辞辛苦地用一个手指头敲出了儿童书上一整页的内容。
陶象国夫妇认为,在很大程度上,陶哲轩是看《芝麻街》起步的。后来,陶象国在一次采访中,曾推荐大陆引进这个有益于早期儿童智力开发的趣味节目。

回顾一下这三位“天才”在早期教育的优势:

基本算术能力:高斯和陶哲轩在掌握说话之前就具备。

语言表达能力:庞加莱和陶哲轩很早学会。

识字阅读能力:庞加莱和陶哲轩很早学会,高斯则缺少资料。但也不会差,因为他在大学时还想从事人文方向。

如果你想让孩子在数学方面的能力有优势,就可以尽早培养他算术、语言和阅读的能力。

有人可能说:这没什么大不了啊!我(或我的孩子)小时候也这样,怎么没有成为天才?

因为很多人的教育方法没有随着孩子成长而调整,虽然可以在早期教育做对,但是在童年期教育却做错,最终功亏一篑。还有更多人培养方法不合理,大部分人不是在培养孩子,而是在催逼孩子,这样只能适得其反,还不如不培养,放任其自由发展。

童年期的数学习惯培养

幼儿期只是打基础,很多父母都可以做到,但是数学能力的训练只有到童年期才是最关键的,做好了就会进入能力爆炸时期,做错了就会“泯然众人矣”。

为了说明如何在不同阶段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我们以自行车的学习为例:

  1. 辅导阶段:需要父母手把手的训练,直到能稳定车身不跌倒为止,做错了要警告。
  2. 跟随阶段:孩子跟随父母骑行,学会交通规则、处理各种路况和意外,危险情况要警告。
  3. 探索阶段: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孩子会享受探索的乐趣,乐此不疲的到处骑行,多鼓励和认可。
  4. 提升阶段:骑行能力已经具备,多数人到此为止,如果孩子想挑战高难度,放手让他去试错。


你看,孩子通过自行车可以探索更广阔的领域,这种体验是无以伦比的。

而大部分家长往往用一种方法走到黑,把最初的警告和保守手段一直用到底。孩子很快就对骑车失去兴趣,也不愿意挑战更高难度。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大部分人的骑车能力仅能达到够用的水平。同样,我们大部分人的数学也是够用的水平,本质的原因是相同的。

不同的教育方法效果有天壤之别

我们以基础数学的加法运算为例,来看看3种掌握数学的方法,请思考不同方法的持久性。

老师主导的教学法:

  1. 老师讲解10以内的加法规则。
  2. 老师要求学生背诵加法表。
  3. 老师提问考察学生理解情况。
  4. 老师布置大量练习,指出学生的错误和责令修改。
  5. 老师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课下练习。
  6. 老师安排阶段性考试,进行成绩排名。
  7. 老师讲解10以上的加法规则。

师生互动的探索法:

  1. 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演绎出加法规则。
  2. 老师引导学生提出各种问题。
  3. 学生尝试各种组合,自己寻找加法的规律,并解释原因。
  4. 学生有问题和老师一起分析讨论。
  5. 老师帮助学生设定更高的挑战目标,鼓励学生课下去研究。
  6. 学生提出自己的理论,运用加法规则去验证自己的想法。
  7. 学生遇到问题自己寻找解决方法。
  8. 老师让学生研究10以上、100以上甚至更高位数的规则。
  9. 老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天才”的野蛮成长:

  1. 经常把数字进行任意的排列、组合,以此作为天马行空的娱乐方式。
  2. 每天满脑子转来转去的都是数字和比例关系的直观图像。
  3. 今天母亲教了加法规则,真的很有趣,拿我的那些数字试一遍。为了验证规律,把自己已知的所有数字都尝试用加法演算一遍。
  4. 每次用的数字都比上次更难,先从10以内尝试,一直尝试到100以内,发现加法规律仍然成立。
  5. 尝试将数字从1加到10进行累加,偶然发现如果将数列的首尾对称相加,计算效率会极高!
  6. 尝试将已知的所有数字都用新方法累加,例如1加到100,或任意截取一串数列,发现依然成立,效率很高。
  7. 好棒!自己的演算工具箱又多了一个新工具!
  8. 这两天没事就用新工具演算各种等差数列,调整数列之间的公差,发现工具依然适用,更兴奋了!
  9. 再尝试变换加法的运算顺序,偶然发现其逆运算——减法规律。哎哟!不错,这个diao,超级兴奋!
  10. 继续演算已知的所有数字来验证减法规律,并兴奋的跑去告诉妈妈,我修改了加法顺序,发现了新运算规律!
  11. 妈妈很惊讶,我还没教你减法呢?

以上情节皆属虚构,若有雷同,纯属巧合!

但我相信你能感觉到:

第3种方法最能激发出的蓬勃和持久的动力。

第2种的持久性虽然很好,但不如第3种,因为没有老师的参与,学生仍有可能打回原形。

第1种的持久性则是最差的,也是最普遍的数学教育,把大部分人的数学自信心给毁了。

现在你能明白为什么我们奥赛总拿奖,却一直没有出优秀数学家了吧!

奥赛是技能训练,并不是独立自主的探索发现过程。赛前拼命刷题,各种辅导,但当奥赛结束了,学生依旧打回原形。

而天才是永不停歇、狂飙猛进的,哪会有停下来的时候呢?!

后面我还会再分析天才的野蛮成长过程,这里稍微从数学里出来一下,看看神经科学。

早期的数学教育为什么重要?

因为这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在大脑发育的早期阶段,人们会损失大量的灰质细胞,只有最常用的灰质细胞会保存下来。从下面的图中,你可以看到随着年龄增加,人脑的灰质比例在逐渐减少。也就是年龄越小人脑的可塑性越强,年龄越大可塑性越弱,到20岁时主要习惯已经逐渐固化下来了。

为什么数学不好物理好,物理好数学不好怎么一回事(8)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