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铜绿的化学方程式,用稀盐酸除去铜绿的方程式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7-30 06:35:39

图1

去除铜绿的化学方程式,用稀盐酸除去铜绿的方程式(17)

图2

⑴ 图1所示实验中,用“分液漏斗”而不用“长颈漏斗”其原因是 _______ ;

⑵ 通过图像分析,小苏打溶液是显 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图像中M点处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⑶ 为了确定M处溶液的成分,同学们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加入试剂

实验现象

初步实验结论

滴入

溶液变红

有 物质[来源:学科网]

加入

⑷ 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18min后溶液的pH基本不再变化,则此时烧杯中就可观察到的现象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实验室有一瓶氢氧化钠溶液,由于放置时间较长,可能发生变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其成分有三种猜测:

有的同学认为没有变质,有的同学认为完全变质,里面的溶质是_______ (填化学式),也有的同学认为是部分变质。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实验:

(1)甲同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里面滴几滴酚酞试液,显红色即可证明没有变质。你认为对吗?请说明理由。

(2)乙同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里面加入少量的氯化镁溶液,如果有白色浑浊,即可证明没有变质。你认为对吗?说明理由。

(3)丙同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里面滴几滴稀盐酸,没有气泡,丙同学认为没有变质。你认为对吗?说明理由。

(4)丁同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向里面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过滤,向试管中滴几滴酚酞溶液,显示红色,丁同学认为是部分变质。你认为对吗?

请写出出现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5)还有同学认为,丁同学过滤后,不加酚酞溶液,加氯化铁溶液,硫酸铜溶液都可以,请写出这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a(OH)2变质得到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李琳同学设计了如下图的实验装置来测定CaCO3的含量。

她用气密性良好的装置装上药品并通入一会N2后关闭止水夹,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提示:碱石灰(可以吸收CO2和H2O)、浓硫酸均足量,稀盐酸不考虑其挥发性。

去除铜绿的化学方程式,用稀盐酸除去铜绿的方程式(18)

(1)通入N2的原因之一是N2的化学性质_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

(2)甲装置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测定CaCO3的含量需要测定两个物理量,其中一个物理量为样品的质量。

①另一个物理量为_______(填序号)

A.滴下的稀盐酸质量 B.反应前后乙装置增加的质量

C.反应前后丙装置增加的质量 D.反应前后丁装置增加的质量

②若去掉丁装置,测得CaCO3含量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③甲装置中反应结束后打开止水夹再通入一会N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兴趣小组用图1 装置进行实验时发现,烧杯中饱和石灰水先变浑浊,后逐渐澄清。

(1)写出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生成了 。(填化学式)

(2)为探究“饱和石灰水浑浊后变澄清的原因”,该小组同学开展了如下活动:

【查阅文献】碳酸钙(碳酸钠等)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可溶于的碳

酸氢钙(碳酸氢钠等)

【提出假设】假设 1:挥发出的HCl使浑浊变澄清;

去除铜绿的化学方程式,用稀盐酸除去铜绿的方程式(19)

假设 2: 。

【设计实验】为除去 CO2中的 HCl,小华在图 1中甲、乙装置之间增加图2装置,

装置的连接顺序是甲→ → →乙(填字母序号);其中存放的试剂合理是 (填选项序号)。

A. 浓硫酸 B.NaOH 溶液 C. 饱和Na2CO3溶液 D. 饱和NaHCO3溶液

【实验现象】饱和石灰水浑浊后,继续通入足量 CO2 ,沉淀部分溶解但最终并未完全澄清。

【得出结论】由以上探究可得出结论是 。

去除铜绿的化学方程式,用稀盐酸除去铜绿的方程式(20)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