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怎么看待,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基本对策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07-30 12:27:35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怎么看待,学前儿童心理问题的基本对策(1)

“随着社会压力越来越大,成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其实分析这些心理问题案例发现,很多诱因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的特殊经历和生活环境。”为此,省政协委员、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尹立红呼吁,健康心理应该从幼儿抓起。 健康心理从幼儿抓起,是不是过早?尹立红表示,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国内一些调查发现,很多学龄前孩子已经有了心理困惑,部分调查显示存在心理问题的学龄前儿童高达20%左右。而东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在与一些小学合作时发现,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还是相当普遍的。但是由于幼儿园、学校缺少这方面的专业教师,父母也缺乏意识,孩子心理方面的问题得不到识别,不能及时干预,有可能成为导致成人之后心理疾病的潜在因素。 “有心理困惑并不是说有了心理疾病。一些学龄前儿童心理健康改变时,不会用语言表达,最终表现为情绪的改变,往往我们家长和老师会认为孩子不听话、不懂事,从而错过了干预时机。” 尹立红说,研究表明,心理问题如果能早期干预效果是非常好的,时间很长以后甚至发展成为疾病治疗起来会非常困难,为此她呼吁把心理健康从幼儿园就抓起来。 首先是对家长进行培训。“学龄前孩子接触的人员主要是家庭成员,要给父母这方面的教育,学会如何观察,甚至对早期心理健康问题早发现早干预,这个特别重要。” 尹立红说,现在的家庭对孩子学习文化很重视,但缺少了心理上的关心,而恰恰一个健康的心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尤其要重视母亲的教育,母亲在孩子成长心理健康中发挥很重要的作用,母亲的情绪稳定,孩子的性格也稳定;家庭温暖和睦的孩子更有安全感,孩子心理就更容易健康。” 尹立红认为,还应该加强对幼儿园师资的培训。“不可能把所有老师都变成心理咨询师,但是应该有这方面的素养,增强在识别心理健康问题的基本能力和技能。目前幼儿园师资配备上比较弱,而短期内增加幼儿园编制不太现实,那么构建区域性心理健康干预的支撑网络就显得极为必要,这样可以把区域内的专家力量集结起来,建立专家库,当幼儿园的教师发现有这样的孩子的时候,可以进行专业求助。 “我们现在都在说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更多的是看成绩、看身体发育。虽说家家‘把孩子放在手心’,看似家长围着孩子转,但实际上却是孩子围着家长转。孩子心理上再痛苦,也只能去接受去强迫自己按照家长的期待来,家长认可的、享受的只是孩子某一方面的优秀,比如知识的学习、身体的发育,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成长。” 尹立红说,实际上只有心理健康,未来发展的潜质才是无限的。而且入学之后,学业的压力开始慢慢增加,也需要有健康的心态去迎接。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郁芬/文 余萍/图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