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期是孩子思想和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对其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有重要影响。影响幼儿心理健康水平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家庭、学校、社会。其中,家庭作为幼儿从小生活的场所,对幼儿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尤为深刻。为此,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充分重视幼儿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借助家庭教育加强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理念先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一个家庭的教育理念直接决定着家庭教育的方式,影响着家庭教育的效果。首先,家长要明确:要想使幼儿茁壮成长、全方位发展,就必须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一部分,既关注幼儿的身体健康,又关注其心理健康。其次,家长要有正确的教育理念,既不能过分纵容孩子,又不能对孩子要求过于严苛,要注意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其优良品格和自立精神。如果家长过于溺爱孩子,就容易造成其自理能力不足;如果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就容易使其压力过大,不利于其心理健康发展。只有树立科学合理的教育理念,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每个孩子的性格都各有特点、互不相同,所以家长要充分认识孩子的性格特点,掌握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随时调整自己的教育理念,寻找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行动为基,构建和谐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实际上是一个家庭中家庭成员心理发展所表现出的品质状态,它对幼儿的成长,特别是幼儿心理品质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良好的家庭氛围能够为幼儿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提供积极向上的环境。首先,要构建和谐的夫妻关系。只有夫妻关系和谐友爱、轻松愉快,家庭才会一直处于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孩子的心理才会得到保障。其次,要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作为最基本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种家庭关系,亲子关系对幼儿的影响是最直接也是最深刻的。良好的亲子关系能够增进家长和幼儿的沟通,消除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屏障。家长应注意维护好亲子关系,多和孩子交流,随时随地了解孩子的想法,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要学会接纳孩子的意见,和孩子相互理解,力争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要培养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做好孩子的导师,为孩子走好人生路指明方向。最后,要活跃家庭氛围。良好的家庭氛围能够提高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培养其积极的心态和活泼的性格。家长可以多陪孩子聊聊天、散散步,或者组织一些有趣的亲子游戏。这样做,既可以活跃家庭氛围,使家庭气氛不至于太沉闷,又能增进父母与孩子的关系。
实践至上,运用合理教育方法
学校教育讲究一定的方法,以使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家庭教育也是如此,只有找对了教育方法才能事半功倍,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首先,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要做到严慈相济,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既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又要使他知道父母的爱是有原则的,不是无底线地纵容。其次,家长可以尝试一下挫折教育,让孩子体验几次失败的感受。现在,大多数幼儿的生活条件优越,经历的挫折和磨砺较少,抗压能力较差,社会适应性较弱。鉴于此,家长可以适当对其进行挫折教育,使他经历一些逆境,感受学习生活中的艰辛和困苦,提高其克服困难的能力,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除此之外,家长还有必要对幼儿进行赏识教育。家长不能只看到孩子的缺点和不足,而要善于发现自家孩子优于“别人家的孩子”的地方,挖掘孩子的专长;要尊重孩子,给予孩子充分的信赖,多鼓励孩子,给予孩子肯定的评价,使其从内心感受到被尊重、被欣赏,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总而言之,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任重而道远,家长要认识到自己的教育责任并以身作则,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基础。(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作者:邵钰芹
编辑:王骄
审核:冀春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