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出来曾经的小随笔,
这些文字美到让我想一个个篆下
这种优美的对仗!就应该让每个孩子都读下来啊!
我记得先先在4岁多的时候,我带他在长沙月湖公园旁散步,杨柳依依,春燕呢喃。娃突然说:妈妈,这就是野渡燕穿杨柳雨吧?
各位老母亲,你们一定都懂我彼时的心情!!
从那以后,我给娃讲声律启蒙就更带劲了,往往一个小篇章就能聊上近一小时。
有的内容还比较简单,有的也是有不少典故的,我又翻出来自己不知道抄的这几句。
比如“颜巷陋,阮途穷”,说的就是孔子弟子颜渊,也就是颜回,“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豁达的心境。
“阮途穷”,则是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之一阮籍,是典型魏晋风骨文人,随意自在不在乎世人眼光,他独自驾车出行,到无路处便恸哭而返,其实是借此宣泄不满于现实的苦闷心情。
但这个,小小孩真是很难懂,所以解释的时候只能浅显着说说,但至少,他们会对此有个大概的概念,随着逐渐成长,会一点点理解古人们的心境,理解在不同时代背景下,不同性格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活。
声律启蒙里还有一点非常实用:能教会孩子对对子!
要知道无论古代还是现代,能够玩转对仗对偶句,就是掌握行文的大招了!
不会自己对?没关系,先从云对雨,雪对风开始就好了嘛。领着孩子开脑洞变一下就是新的内容,说的简单通俗点也没事。云对雾,阴对晴,日暮对黎明。容易又押韵。
随着孩子读的书越来越多,接触到的诗词和典故越来越丰富,他们也一定能有更多的积累对出更美好更有韵味的文字来。
生背嘛?意义不那么大,因为太多太长了,浅尝辄止的诵读是可以的,但是没必要要求孩子必须背诵。
说白了,孩子的时间有限,读什么,背什么,咱要有个大概目的,比如为了休闲?为了学知识?为了写作文?千万不要因为“人家都背我们也背”、“XX国学课堂就教这个,说特别好”、“这个有名啊,大家不都在推荐吗?”而让娃花很多时间精力去磕一个可能家长都没搞清楚意义为何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