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辅导的六个基本原则,学校心理辅导室配备标准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10-29 23:07:13

2015年7月

教育部于2015年7月颁布《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对学校心理辅导室的功能进行了定位:

“心理辅导室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展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帮助学生疏导与解决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和升学就业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排解心理困扰和防范心理障碍的专门场所,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

学校心理辅导的六个基本原则,学校心理辅导室配备标准(5)

2019年6月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指出,建立健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是中小学的一项重要工作。

主要措施包括:系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立心理辅导与危机干预机制、建设专业化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在教学活动中全员全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等。

学校心理辅导的六个基本原则,学校心理辅导室配备标准(6)

2019年12月

2019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2部门联合制定《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明确了到2022年底应实现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相关指标的阶段目标:

基本建成有利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形成学校、社区、家庭、媒体、医疗卫生机构等联动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等。

学校心理辅导的六个基本原则,学校心理辅导室配备标准(7)

2020年10月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部分,强调要“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

“十四五”规划的出台为更加系统地协同推进青少年心理建设指明了方向。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配合疫情防控总体要求,教育系统提出“停课不停学”,采取了多层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一是各大中小学积极开展线上教学,针对学业负担和疫情给中小学生带来的焦虑、紧张、抑郁等情绪,及时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线上线下结合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而推动心理健康教育政策与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相适应。2020年1月,教育部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出通知,要求针对学生开设心理支持热线与网络辅导。

二是强化测评筛查,增强危机预防干预工作时效。通过量表研制、网络测评系统、咨询服务、精准帮扶等,加强学生心理问题及危机的预防与干预。

三是开发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测评和影响因素评估工具,建立我国儿童青少年及其教养者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综合数据库、儿童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数据库,形成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方案和常见心理问题干预方案。

学校心理辅导的六个基本原则,学校心理辅导室配备标准(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