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辅导的六个基本原则,学校心理辅导室配备标准

首页 > 教育培训 > 作者:YD1662023-10-29 23:07:13

2023年2月

2023年2月21日,卫健委答复儿童心理健康建议,表示要开展抑郁症筛查预警

国家卫生健康委在对代表建议的答复中透露,将与教育等部门密切配合,开发更加适用于中国儿童的、准确性更高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筛查工具,并建立使用标准,开展抑郁症等常见精神心理问题的筛查预警。

此外,还将对心理健康测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及认证,出台“硬招”“实招”加强行业监管和对未成年人的隐私保护。

学校心理辅导的六个基本原则,学校心理辅导室配备标准(13)

2023年4月

2023年4月由教育部、卫健委、最高人民检察院、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等十七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 年)》提到:要“把心理健康工作质量作为衡量教育发展水平、办学治校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

计划重点包括:

1.中小学校要结合相关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2.组织编写大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读本,扎实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普及。3.组织研制符合中国儿童青少年特点的心理健康测评工具,规范量表选用、监测实施和结果运用。4.县级教育部门要组织区域内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建立“一生一策”心理健康档案。5.中小学校要加强心理辅导室建设,开展预警和干预工作。6.完善《心理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7.组织研制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形成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职称制度相互衔接的教师专业发展制度体系。

学校心理辅导的六个基本原则,学校心理辅导室配备标准(14)

2023年8月

2023年8月,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通知》

通知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指导本地区职业院校,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有机融合、统筹推进,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齐开足心理健康相关课程,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结合类型教育实际,深化教学改革创新,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树立自助、求助意识,学会理性面对挫折和困难。

重点提出了6个方面的加强和改进意见,分别为:1.强化组织领导;2.加强教育引导;3.科学监测预防;4.及时预警干预;5.优化家校协同;6.提升保障能力。


好了,以上就是心榜为大家盘点的一些关于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重点政策。

通过梳理这些政策,大家不难看出一些基本的变化和特点:

首先,我国针对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的政策,正在不断地具体化,从一开始只有较为提纲挈领的“指导纲要”,慢慢进入到关于心理辅导室建设、教师培养、抑郁筛查、心理监测等具体内容上。

在我看来,这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教育部和卫健委方面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越来越专业化,越来越了解哪些措施能有效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二是近年来学生的心理问题有明显的倾向性(比如抑郁检出率的持续走高),从相关政策的具体措施,我们也可以看出近年来困扰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有哪些。

其次,政策越来越强调专业人员的重要性,包括要求学校配备教师,引入专业心理人才,编撰专业的心理教材,提供专业的心理测评与监测。这也侧面反应出来,我国专业心理人才的稀缺,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政策都提到要加强对心理专业人才的培训。

最后一点,我们不难看到,许多政策的内容是有重复的部分的,如配备专业教师、解决心理教师待遇问题、开足心理课程、学生的抑郁筛查等等。

这些政策的反复出现,恰恰证明了我国校园心理健康的某些问题也是一再重复的,如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漠视、心理教师被边缘化、学生抑郁情绪问题持续走高等等。

而这些问题背后,则牵扯到我国教育本身过分功利、唯分数论,以及社会竞争压力过大等等问题。这也给我们另外一个启示:心理问题,往往是社会问题的反应,虽然国家一再推出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相关的政策,但真正要解决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要改变的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学校的教育方针,或者多添几门心理课程多找几个老师就可以的了,更重要的还是整个社会需要发生切实的改变,让儿童青少年能从当前压力巨大、竞争激烈的内卷环境中走出来。

今年世界卫生日,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2023年世界精神卫生日宣传活动的通知》主要就是为了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因为只有整个社会都重视起来,改变起来,才能真正地改善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
上一页1234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