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
各位爱学习的爸爸妈妈,大家好,我是王金海。
今天给各位分享这个题目,就叫孩子不爱背诵,记得慢忘得快怎么办?经常有很多家长跟我咨询这样的问题,要么是孩子背诵英语单词和课文有抵触情绪,不愿意背怎么办?要么就是孩子背东西特别慢,一篇课文要背很长时间,可是背的考试又忘了怎么办?我想这两个问题也最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了。
有些知识有些内容是要通过记忆来获得的,尤其是在中国的应试体制下,但是偏偏记忆又是个非常辛苦的活,有的孩子就非常不喜欢,遇到背书就头痛,长此以往形成了背书的困难户。为什么记忆是个问题?本质上有两点原因,第一个不爱背,第二个叫背不出。不爱背其实是心态问题,而背不出是能力和方法的问题。不爱背的孩子怎么办?有一个妈妈说我的孩子就是不想背,每次都是老师检查前才匆匆忙忙背一下,有时候老师在课堂上给出一定时间来,很多同学都被毁了,而自己还没有背会,自信心也受到巨大的挫折,自己曾经对孩子提议可以提前背一背,但是孩子又不愿意干,说讨厌背英语,那么我发现其实很多孩子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就是背不出、自信心受到挫折,然后又不想背、精力不愿意投放,所以又找不到记忆的方法和特点,表现为更加背不出。
本质上其实是孩子觉得背课文难,畏难情绪是一种心理的暗示。如果背课文在孩子心中长期扎根是一件很难的事,已经有了很强的心理预设,那么这件事完成的概率就会大幅度的降低,效率也会大大的折扣。
那么要想打破恶性循环,要想办法克服孩子的畏难情绪,来找回他的自信心。
那怎么克服呢?好,我们前面也讲过,降低刚开始的任务难度,就像打游戏一样,别说背课文的话,就是把目标定在先背出一小段,背出一小段其实没有那么难,可怕的是很多孩子一开始勇气都没有,一旦愿意背了,背完只是时间问题,就像我们小时候捕鱼一样,我们小时候在一个池塘里捕鱼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把整个池塘的水抽干,才能把鱼捕上来,另一种是把池塘分成一小段一小段,这样先把第一段水抽干,然后把这一小段的鱼捕完,再开始捕下一小段。
背课文的方法其实跟非常的类似,抽完整个池塘的水太辛苦了,最后连捕鱼的信心和勇气都没有。
但是当他分成小段不停的捕到鱼的时候,信心会大增,那么背不出怎么办呢?背不出是因为没有找到好的记忆方法,那么其实记忆方法太多了,在傲爸妈的后台里面有记忆大师钱雷老师的线上课,也有他的线下课程,专门来讲述很多的记忆方法,让孩子可以高效的学我们的很多孩子学习完之后,在他的学校和班级开始给其他孩子讲课,讲述自己背诵的妙招。
在这里先介绍两种大家比较容易操作的方法,第一个是需要理解记忆,家长一定要指导孩子背诵课文,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理解的越深就越容易记,不求甚解的方式,这种死记硬背方法也非常容易忘记,尤其是古诗词这种相对比较难的地方。所以在背诵之前先要通读全文,弄清文章的主旨,然后了解文章的层次来龙去脉,掌握文章的语言特点,抓住一些关联词和句子。最后通过分析,综合这样背诵就会快很多。另外尤其是像理科的公式,地理知识等,也要先理解后记忆。
第二个点特别重要就是要及时复习。
记忆对人来说是一个对经历过的事物保持实际以及再认知的一个过程,基本上很少有人做到能过目不忘。德国的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就会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过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非常的快,以后就会逐渐的减慢,只有经过及时的复习巩固才能减少知识的遗忘。
比如你刚记住一首古诗,那么你对这首诗的记忆量已经达到百分百,但是20分钟之后,这首诗你只记住了58.2%,有41.8%的知识你已经遗忘了,一个小时之后只剩下44.2,达到9个小时之后只剩下35.8%,一天以后剩下33.7%,两天以后只剩下27.8%,6天以后只剩下25.4%,一个月以后只剩下21.1%。所以当你了解整个遗忘曲线之后,其实你发现只要重复达到一定次数就会增强记忆,甚至是永远不会忘记。所以比如说背单词要达到最佳的效果,分隔时间是间隔5分钟再复习一遍,30分钟再复习一遍,12小时再复习一遍,一天再复习一遍,2天、4天、7天、15天,分阶段进行复习,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背诵单词的效率,记忆也会加强巩固。
我自己以前读书的时候也是不喜欢背书,还经常说我是男生,所以记不住为理由作为借口。但是当我自己到了初二的时候,我要发奋的读书,英语成绩也非常差,在我没有任何借口的时候,只能增加背诵的次数。我印象非常深刻,每天早上早读,读上几遍我就盖起书来想哪些词我已经记住了。读完之后把没有记住的单词又单独抄上来,放一个小本子上,放在口袋里,这时候放学回家走在路上又大脑想,想出来的就已经记住了,没想出来的又反复再拿起来看一下,再默读几遍。
晚上睡觉前又思考又反复,我后来发现我自己竟然记忆能力也非常的强,所以记忆其实没有什么规律,就是重复的次数而已。从这一点讲,其实成绩好和成绩差本身就是重复的次数。
有人说王老师你的演讲非常厉害,我要向你学演讲,我就笑笑跟他讲,我说我跟你的差别就是1次跟100次的差别,其实也就是重复的次数,所以今天关于这个话题我们就讲到这边,谢谢大家的阅读。如果您觉得这个课程对你有帮助,请把它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去帮助更多的孩子和家庭。 同时,如果您想了解我的更多内容,也欢迎您关注,阅读更多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