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客车行业,“三龙一通”(宇通客车、厦门金龙、厦门金旅、苏州金龙海格)赫赫有名,几乎在每个城市都能看到金龙和宇通公交车。
“三龙”最具故事性且在坊间广为流传,它们曾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以及讲不清道不明的是是非非。2001年4月,庹新永突然辞去金龙体系内的所有职务,引发外界热议,“三龙”的“冰与火之歌”愈演愈烈。
庹新永,何许人也?他的不告而辞为何会引发金龙体系的轩然大波?
一,“大金龙”总经理
庹新永,出生于1952年,湖北十堰人。
六十年代,“二汽”东风定址十堰,“汽车城”起建,16岁的庹新永便进入东风旗下十堰消声器分厂成为一名普通工人。
岁月虽然艰苦,但斗志依旧飞舞。
庹新永从工人、办事员,一步步被提拔为副科长、副厂长、党委副*、党委*,成为消声器分厂的负责人。他还在此期间读了大学,从华中工学院工业工程管理专业毕业。
1990年,庹新永被派往厦门汽车工业公司工作,任总经理助理。他在湖北十堰干得好好的,怎么会被调到了厦门?
1988年12月,厦门汽车、东风汽车、华能集团、香港法亚洋行等四家企业合资成立了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大金龙”),四方各占股25%,这也为日后的金龙纷争埋下了伏笔。
起初,“大金龙”的厂房是由水泥厂改造的,只有一个试制车间和一个由东风提供的烤漆车间,员工不到200人,且都没有接触过客车制造。一穷二白,啥也不懂,怎么造客车?
一窍不通不是问题,先从组装起步,再过渡到自产。“大金龙”首批产品就是组装奔驰11.5米大客车,把零部件进过来以后,用了2年时间才把奔驰客车组装成车。
这是一个从0到1的突破,按当时的生产条件,能组装出来已是创举。可是,这些CKD客车成本高,再加上当时海南汽车走私案的影响,这条路又被堵住了。“大金龙”只能痛下决心制造国产化客车。
那起码要找一个懂汽车制造相关技术的人才。当时,庹新永的职务是总经理助理,负责后勤工作,管管伙食、盖盖宿舍等,实乃大材小用。
1992年底,40岁的庹新永终于被派到了“用武之地”,担任“大金龙”总经理。他是怎么让“大金龙”一飞冲天的?
黄培予与庹新永
当时,“大金龙”的四个*有三个都不在厦门,董事长叶同远在香港,唯有总经理庹新永肩挑重担。他是一个想做事的人,可又怕受到各方制约。
厦门汽车创始人黄培予事前曾对他说,“你过去后就全权负责,大事小事不要处处请示汇报,你听董事会的,对董事会负责。你觉得应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庹新永到任后大展身手,一手抓产品质量和开发,一手抓市场开拓和队伍建设,发挥出超乎想象的能力。
在生产上,“大金龙”推出主打产品:售价70万的6112/6113大客和30万的6700/6730中客,与动辄上百万元的进口客车相比,金龙客车性价比高,在各地都十分畅销。
在销售模式上,庹新永坚持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两者结合,主动开拓客户,掌握行业和细分市场资源。在他上任的第二年,“大金龙”即扭亏为盈,销售收入超8500万元,金龙品牌成为客车行业的一匹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