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和李太后关系,李太后下场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2-12-03 09:24:33

(虽然张居正的确长得相貌堂堂,但此时他已经四十九岁,比李太后的父亲还要大两岁)

其次再来说说颜值,没错,张居正是帅,李太后也美,但隆庆皇帝死时张居正已经四十九岁,比李太后父亲李伟的年纪都大(张居正是公元1525年生人,而李太后的父亲李伟是1527年生人)虽说保养的肯定不错,但四十九岁的老人多少不比盛年,所以您要说李太后尊敬、看重张居正,我没意见,但要说暗恋,貌似人家李没必要对一个比亲爹年纪还大两岁的老头儿发花痴吧......

张居正和李太后关系,李太后下场(13)

(李太后是个虔诚的佛教徒,更不会对张居正有什么非礼的想法)

再来说政治影响和民间风气,我们总是以现代人的眼光去看待张居正和李太后,却往往脱离了时代背景,有明一朝,封建礼教已经发展到了高峰,“从一而终”、“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在士大夫们的吹嘘下已经成为评价女性道德的基本准则,李太后自然也毫无疑问被洗脑的对象,更何况她作为一个泥瓦匠的女儿能成为裕王侍妾,甚至还为裕王生下儿子,这几十年来可谓过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十余年的王府生涯早就将李氏锻炼成了一个严格恪守三从四德的妇女标杆,面对张居正,李太后更会严守男女之防,不留下一丝一毫的口风。

更何况李太后还是个虔诚的佛教徒,她宣称自己是九莲菩萨投胎转世—“九莲菩萨者,孝定皇后梦中受经者也。觉而一字不遗,因录入佛大藏中。旋作慈寿寺,其后建九莲阁,内塑菩萨像,跨一凤而九首,乃孝定以梦中所见,语塑工而为之。寺僧相传,菩萨为孝定前身,其来久矣。”这头拜菩萨佛祖,那头想着张居正,李太后难道不怕雷劈?

所以于情于理,李太后都不会和张居正有什么瓜葛,而且在张居正执政后期,李太后和他有明显龃龉,表面上看李太后对张居正全力支持,但心里未必没有想法,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老张管的实在太宽了......

张居正和李太后关系,李太后下场(14)

(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在五峰山修建了一座豪华的九莲殿,封太后为“九莲菩萨”)

从万历三年开始,李太后就发现不管做什么,张居正都得阻拦一番。

李太后要修祖坟,工部拨款两万两,太后和皇帝嫌少了,张居正不同意:两万就已经够多啦!

李太后想要修正慈宁、慈庆两宫,张居正不同意,万历二年这两座宫殿已经翻修过一次了,你咋还想着要花钱呢?

万历皇帝出疹子,李太后想在宫里设神坛拜神祈福,张居正又反对:太祖皇帝当时不喜欢这些僧人道士,认为他们聚在一起肯定会生乱子,你要想拜,拜祖宗社稷呗,拜菩萨干嘛?

李太后想在涿州修建娘娘庙,张居正说,哎呀,修庙不实在,您要真有钱还不如把庙改桥,这样还能实惠老百姓呢。

李太后的老爹李伟是个财迷,他负责筹办关外将士过冬的棉衣,却以次充好,害的不少士兵被冻死,张居正把这事儿捅到了御前,于是李太后只能斥责李伟并罚俸半年。

李伟想从武清伯升至武清侯,张居正反对,此事不了了之。

除此以外,还有李太后秋决大赦,张居正反对,李太后想修建佛寺被张居正反对。

看到这,您如果是李太后会爽么?我反正不怎么爽,这天下究竟是姓张还是姓朱?

另外补充一句,张居正一死,李伟马上被封武清侯,第二年慈宁宫大修,李太后高高兴兴住进新宫,张居正死后,李太后不发一言,任凭万历大肆诋毁这位昔日的老师,您还会觉得李太后暗恋张居正?

那可能就有读者朋友问了,要是李太后对张居正没有意思,那为什么还跟万历皇帝说他三十岁以后再亲政呢?

这也有两种解释,一种正常,一种阴谋。

张居正和李太后关系,李太后下场(15)

(虽然敬重张居正,但如果万历真要清算张居正,李太后也并不会因此与儿子争论)

正常的解释为:李太后认为大明王朝没了张居正真的不行,所以她要求万历皇帝三十岁以后亲政也是出于多种考量后给出的建议,但没想到两年后张居正不幸因病去世,受张居正管制多年的万历皇帝早就对这个严厉的老师恨之入骨,于是马上开始了对张居正的清算,李太后可能劝过万历皇帝,但皇帝不听,俗话说“儿大不由娘”,李太后虽然欣赏敬重张居正,但她明显还是更在意的还是自己的儿子,既然皇帝非要要这么做,那就由他去吧!

张居正和李太后关系,李太后下场(16)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