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考古界收获惊人发现,秦兵马俑在陕西临潼出土。由于这些栩栩如生的陶俑规模盛大,做工精良,被载入世界奇迹。随着对兵马俑的研究进一步开展,专家们逐渐发现一个让人匪夷所思的现象:既然这些陶俑都是以士兵为原型的,为什么他们的脑袋上并没有头盔呢?
秦人的战斗力毋庸置疑,他们能征服其他诸侯国就足以说明秦兵之强大,但这并不能作为秦兵不带头盔的理由。秦兵已强盛如斯,若有头盔助力,岂不更上一层楼?
根据考古发现,陶俑均佩戴着一种比发髻大不了多少的“帽子”,根据史料分析,这种“帽子”其实是秦人的头巾,士兵们将头发梳成一团,盘在脑瓜顶上,用头巾裹住脑袋,而秦军中的军官则戴着牛皮制成的帽子。但所有兵马俑中,均未出现戴着头盔的陶俑。
对于秦军不戴头盔的原因,各方学者众说纷纭。有人说当时秦军人数太多,军费难免会捉襟见肘,所以大部分秦军都未配备头盔。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根本站不住脚,就算秦国军费紧张,也不至于连军官都没有头盔吧?
前段时间有幸看到西北大学徐卫民教授的分析,笔者认为非常在理。秦国与其他诸侯国不同,是一个武力至上的国家,有点像是幕府统治时期的日本武士阶层,每个士兵都崇尚武道,以武为荣。
《史记》中有这样一段话:“带甲百万。”有些朋友看到这句话就会理所当然地认为秦国有百万名武装到牙齿的战士,实则不然。这个“甲”说得是盔甲,秦兵的行头仅限盔甲,根本没有头盔。而且,大部分兵种的盔甲都是皮制的,除军官外很少有士兵穿着铁质的盔甲。之所以秦军的装备如此简洁,就是为了体现出尚武的精神。
熟悉春秋战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韩非子曾在自己的作品中如此形容秦军:“士兵们一听要战斗,立马来了精神,捶胸顿足,一点都不怕死。”同时期的说客也曾如此描写到:“他们光头赤膊,勇往无前,其他国家的士兵与秦军交锋,无异于以卵击石。”这段话里的“光头”并非真的光头,只是说秦军不戴头盔罢了。而《史记》里也有类似的记载:秦国士兵战到酣处,竟然脱去身上的盔甲,赤膊对敌,身上连一片盔甲都不留。
上战场无异于半只脚踏进了鬼门关,秦军入伍前也是普通老百姓,是什么让他们在当兵后无惧生死呢?这还要从秦朝军队的惩奖措施说起。
在商鞅的努力下,秦国军法进行了一番改革,官兵由上到下根据战功被划分为二十个阶级。为了让士兵们在战场上奋勇作战,商鞅的新法加大了对军功的嘉奖。比如秦国的士兵只要在战场上砍掉一个敌人的脑袋,回来就能升官一级,国家会赏其良田一块、大宅一所、仆人若干。仅*敌一人就能收获如此丰厚的奖赏,对于那些军中健儿来说,这无疑是一条发家致富之路。
除了物质方面的嘉奖外,*敌建功的士兵还会获得其他待遇。比如*敌两名以上的士兵,倘若他的父母犯罪入狱,则会被国家免罪释放。倘若士兵的老婆是奴隶,还能破格提升为平民。
虽然这些奖励非常丰厚,但生命只有一条,倘若士兵战死,岂不一切皆空?别怕,秦朝军队还规定,倘若士兵战死疆场,他的军功还能继承给子嗣,如果他的儿子投身行伍,可以继承父亲的军衔,享受父亲的待遇。一人建功,子孙荫福。
优厚的待遇无疑给了士兵们*敌的勇气,只要*敌勇敢,加官进爵指日可待,土地、房产、金银,全都能从战场上获得。所以上阵*敌就是士兵的生计来源,他们有什么理由不卖命呢?据统计,在秦朝的统一大业中,秦军共*掉了一百六万敌人,靠*人建功立业者不胜枚举。
很多秦国士兵都是抱着必死的决心进入战场的,他们要以激昂的状态参加这场豪赌,所以不戴头盔甚至脱掉护具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气势,从勇气上就已压人一头。
聊到这,我们不妨再来讲些题外话。秦人为什么嗜*成性?仅仅是因为高官厚禄吗?
想要得到答案,我们不妨来看看秦国的发展历程:秦国本是东海之滨一小国,由于受到邻国的欺压,只能选择向内地迁徙。许多中原国家都将秦国视作边陲之地的蛮夷,是戎族,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由于中原诸侯国的偏见,秦国受到了许多不公平对待,有点在夹缝中生存的意思。
秦国在西方盘踞已久,逐渐染上了游牧民族的习气。从某种程度来说,秦人的生存环境堪忧,既有游牧民族环伺,又有中原诸侯觊觎,秦国在游牧民族与中原诸侯势力的包围中苟延残喘,绝境求生。而常年跟游牧民族打交道的秦人难免会效仿“胡服骑射”的草原民族,民风受到巨大的影响,在长久的耳濡目染中逐渐成了逞凶斗狠武力至上的民族。
秦人尚武,还有一个最直观的体现。在秦俑出土同年,考古学家在俑坑中发现了一些战国时期的竹简片,其中有一片记载了秦军的制度:在部队里,根据军衔的不同,每个人的伙食也不尽相同。
一个寸功未立的新兵,每顿饭只配发少量粗粮,不管饱。
有幸*敌一人,被授予二级爵位的士兵,每顿饭吃得还是粗粮,但可以吃饱。
*敌二人,被授予三级爵位的士兵,每顿饭能吃上一份炖菜、半升大酱、精米一斗。
由此可见,想要在秦国的部队里吃饱吃好,必须拿命来换。每天都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何不在战场上拼搏一把?若是多砍下几个敌人的脑袋,下顿饭起码能吃个饱,没准还有盘好菜。为了今后的大鱼大肉,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