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八年,王莽接受了汉帝的禅让,建立了新朝。王莽在篡汉自立之后,为了加强自己的权力,又或者是为了实现自己伟大的政治抱负,王莽实施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社会改革。史称:“王莽改制”然而,王莽改制的结果却使得王莽身首异处,彻底的葬送了他亲手创立了大新王朝,今天我们就回到西汉末年那段云波诡异的历史,来探讨一下王莽改制中的“土地改革制度”的产生,以及其失败的原因。
一· 西汉晚期的历史背景以及土地现状和王莽的“王田制度”1. 西汉晚期严峻的土地形势
经过当代史学家考证得出结论,在王莽改制前的四五十年前,西汉后期的政治经济形势已经十分严峻。在西汉初年文景之治的宽松政治环境下,中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汉初五十多年与民休养生息的施政方针,使得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农民积攒的社会财富增多,相当一部分自耕农成为了富农阶层,他们拥有较多的剩余财富,因而购买其他农民的土地,从而使得自己更加的富裕。
汉武帝年间的连年用兵,大肆征发徭役,又使得大量农民脱离生产为了生存不得不变卖田产,富农土地进一步增多,成为了地主。新兴地主阶级和朝廷的官僚贵族互相蝇营狗苟乘机兼并了大量的土地。汉武帝之后的各个皇帝对于土地兼并问问题基本上处于放任不管的态度,加之西汉后期人口大量增多,汉平帝年间人口达到五千八百多万,但是新垦荒地数量并不多,致使西汉后期人多地少,土地兼并严重,大量的土地集中到一部人手中,广大的农民生活贫困,剥削严重,社会两极分化。此时的西汉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社会矛盾已经及其尖锐。
2. 王莽的复古土改:“王田制度”的实行
王莽是依靠外戚势力和中央朝廷的儒生势力的支持才得以篡汉自立。他本身也是一个狂热的儒家治世理论拥护者。为了论证自己的执政合法性,并且在长安的一众儒生的压力下,王莽颁布了“王田制”希望借此一举解决西汉后期的土地兼并问题,缓和社会矛盾。
王莽颁布政令:“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属,皆不得买卖,其男口不盈八,而田过一井者,分余田予九族邻里乡党,故无田,今当授田者,如制度,敢有非井田圣制,无法惑众者,投注四裔,以御魑魅。
字面意思就是,将全国土地收归国有,否认了土地的私有化,禁止土地的自由买卖。全天下的土地都是他王莽一个人的,全国必须恢复井田制,超出规定范围的田地必须分给没地的人耕种,要是敢不执行这个政策,或者说说这个政策的坏话,那么就把你抓起来,发配边疆。乍一看,这个政策也不错呀,一揽子的解决了农民缺地少地没法儿生活的问题,还削弱了豪族实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全体民众应该欢呼雀跃才对呀,可是历史告诉我们,王莽失败了,而且自己的身家性命也因此丢了。那么为什么如此开明的划时代的进步的土地改革举措居然失败了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的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二·, 王莽土地制度改革失败的原因探讨1. 严重脱离社会现实的改革倒行逆施
王莽所恢复的“王田”本质上是恢复到西周年间的井田制度,在夏商周时期,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并不发达,缺乏先进的农具,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奴隶主贵族统治者实行井田制,分为公田和私田,在田地里面首先要耕种公田,缴纳税负给奴隶主,然后才可以私田来养活自己。井田制上耕作的农民更加类似于农奴,因此生产积极性不高。
在进入了春秋战国时代之后,先进的铁制农具和农业生产技艺得以大面积投入使用,大量的荒地被开垦出来,中原各国纷纷废除了井田制,承认了土地私有制度,允许自由买卖。耕作者成为了土地的主人,自然生产力大大提高,各个诸侯国的势力也显著增强。尤其是战国中期商鞅在秦国力行变法,封建地主阶级正式的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成为了一支重要的政治力量。
西汉时期封建地主阶级代表了那个时代最先进的生产力,是先进的农业劳作方式,是历史的发展与进步。土地兼并问题是封建田园农业经济发展的必然局面,也是社会扩大化生产的直接作用,是不可逆转的,同时代的罗马帝国也面临着相似的问题。后世的唐宋明清时代也不可避免的面临着同样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