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聆听何需阅读
点击上方蓝色标识让晓书童说给您听
这是我学习王东岳先生《中西哲学启蒙课》的第10篇笔记,这门课精彩绝伦,但它并不直接产生实用的效用,是精神奢侈品。我推荐给在生存之上依然有知识渴求的同学们享用。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个问题,中国何以衰落?在公元1000年前后,也就是宋朝时期,中国毫无争议的处在当时世界文化和经济的最前列。随后,元朝成吉思汗携带着中国的高技术,通过亚欧大陆桥,以优势姿态打开了步入西方世界的大门。可是到了第二个千年末,也就是清末近代的时候,中国却又沦为了最落后最衰弱的国家,甚至几近亡国。
在这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三大帝国在史学界一直把中国历史分为三大帝国:第一帝国叫秦汉帝国,第二帝国叫隋唐帝国,第三帝国叫明清帝国。
在第一帝国时期,世界上只有两大集团,一个是中国的秦汉,另一个是古罗马帝国,他们各占有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一分布在世界其他族群当中。
秦统一六合,而由于用力过猛,使得自己的政权仅存15年就骤然崩溃,汉帝国开始收揽中华文明。
汉朝当年做了五件大事儿,对中国文化起到了奠基作用,以至于我们今天都说汉人,汉字,汉文化。
1、“过秦论”,检讨秦朝的错误,从而使得汉朝前后经历400年的稳定。
2、拾遗校勘,秦始皇焚书坑儒,中国先秦文献几乎全部丢失,西汉早年把那些在世的老文人召集起来,重新把民间的只言片语恢复为文字。今天我们能看到的诸子百家都是西汉整理之后的产物。
3、独尊儒术,中国国教确立。
4、司马迁以历史的方式把中国的血缘道统建立,“中国人都是炎黄子孙”就是在《史记》中确立的。
5、佛教传入中国,儒释道之文化大观形成。
第一帝国的中国生机勃勃,走在一个快速上升的通道之中,作为东方大国文明与西方古罗马遥相呼应。
第二帝国隋唐帝国,隋唐的开放,令其极为繁盛。特别是唐朝成为当时世界文化的顶峰,首都长安就如同今天的美国纽约,是世界性的大都会。
当时唐帝国与伊斯兰帝国构成世界的两极,当年两个大国发生了一次碰撞,怛罗斯之战,唐军失利。于是新疆西域被伊斯兰教统领。这就是为什么今天我们去莫高窟,看到的全是佛教的东西,而人们却信奉伊斯兰教。
第三帝国明清时代,中国一路衰落,这两个朝代后面我们会说。在第二帝国与第三帝国之间,还有宋元,刚才开篇我们就说,中国文化与经济在宋朝时期发展到顶峰,此后便开始衰败。
宋朝有多强盛我们先来看看宋代达到过怎样的高度。
美国在最强盛的时期,其GOP占到世界GPD总量的22%。你知道我们宋代时候的GDP占当时全世界的多少吗?有学者认为高达75%,就算这个数字有些夸大,但50%超过一半是有的。
对于宋的经济实力,古书上记载:“比汉唐京邑,民庶十倍……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通宵买卖,交晓不觉。”意思是宋代的富庶程度是汉唐的十倍以上,贩夫走卒,田间农民的穿着都很精致,交易活动通宵达旦都在进行。可见当年宋的经济实力高到什么地步。
在政治意识形态上,宋太祖赵匡胤是被他的将军们拥戴才黄袍加身的,因此他上位后第一件事情就是“杯酒释兵权”,然后采取重文抑武的国策,结果导致宋朝虽然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常备军却总是打败,这也让大家普遍认为宋比唐要弱小得多。
但是重文抑武的国策让中国当年就进入到文官政治,这可是现代化政治的一个重要标志,再加上科举制度全面成熟。所以在意识形态方面,中国既没有像西方那样的神权压迫,而且政权又文官化与柔和化,整个社会表现出相当的现代化。
在经济方面,纸币,全世界首先出现在了宋代,这说明当时的商品经济已经相当发达。从当年的产业经济当中抽取一个数据都能令人非常吃惊,要知道1078年,宋代的钢产量竟然高达12.5万吨。这是什么概念呢?700年之后,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1788年,英国的年钢产量也才7.6万吨,是700年前宋代的三分之二都不到。
还有,海洋贸易也在宋代出现,当时海洋贸易占南宋财政收入的20%之多。
最后,在技术方面,我们有了火器,并且领先于全世界,有人说我们发明火药之后只是用来放烟花,其实并非如此。蒙古人后来能够征服世界,最重要的原因是他借助了宋朝的钢产量,给骑兵马匹全部穿上了铠甲,然后还要加上我们的火器。
我们看到宋代从政治、经济到技术处处站在世界之巅,而反观西方正处于黑暗的中世纪,可为什么中华文明突然之间以此为界点迅速的衰落?确实,当年蒙古人的铁蹄全世界无人可挡,但是元朝极为重视商业,而且还深化了南宋的海洋意识,并且蒙古的世界系统仅98年就溃散,而当时西方海权还尚未兴起,最有资格带头*世界系统的显而易见是中国,可为什么我们不但没有重回世界之巅,反而进入到明清时代的衰落通道呢?
强盛背后的阴影我们再回头看看,宋代政治、经济和技术上的强盛背后隐藏着什么。
刚才我们说,宋代社会表现得极为现代化,我们建立了科举制度,已经具备了工商业文明的基础和底子。但是科举制度让普通人也有上升通道,消灭了贵族阶级,这怎么看都是好事儿啊。但是反观西方,因为贵族的存在对王权形成制约,英国大宪章运动才得以发生,形成了“王在法下”的局面,这是资产阶级第三等级国民能够抬头的重要原因。
我们过早的消灭了贵族阶级,使得王权过于强大,压制民间力量,所以中国社会永远都不可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再有,宋代朱熹儒家学说强势复辟,造成了儒家思想更加僵化和极端化的表达。在朱熹那里称之为“存天理、灭人欲”。竟然压灭了中国文化挺进的前途。
从这里我们看到民族古老文化,前存参考系的力量是何其巨大。西方的古老文化,古希腊文化,西方人把它找回来,文艺复兴,竟然驱散千年黑暗中世纪,迎来现代勃兴。而我们把自己的古文化找回来,竟然掐断宋代出现的工商业文明萌芽。
宋代经济繁荣,出现了纸币,甚至出现了大规模的集约化生产,像是矿业、丝绸、陶瓷,造船,这些产业一个工厂从业者都可以达到数千人之多。
当时确实出现了诸多商品经济的元素,但为什么却始终没有诞生工商业文明?因为整个社会仍然是建构在农业文明的体系之上。
上述的所有产业仍然是以官办为主,农业体制下的生产,其实并不构成塑造市场的力量,如果说农业政治体制不改变,商业永远不过是官僚的附庸而已。
而我们国家的工商业哪怕是到现在,政府都是主体,掌握着最主要的资源,民间资本想要做大,必须要与政府合作。所以即便是在今天,我们都没有进入到典型的工商业文明。
在技术领域,我们不仅有火药热兵器,还有造船技术,指南针、罗盘、造纸、活字印刷等等技术都是世界领先,有罗盘指南针才有可能诞生蓝色文明,造纸是人类文化勃兴先决条件,而活字印刷在欧洲直接掀起了宗教改革。这些技术在宋代全部具备,但是他们并都没有给中国社会带来任何的变革。
之前我们说,中国重德文化产生技术和艺术,技术是经验模型。欧洲爱智文化诞生哲科思维模式。经验模式不改变思想,而哲科模型需要在思想变革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这就决定了哲科与技术对人类文化的影响力截然不同。
我们看中国四大发明,指南针是偶然把横磁铁悬浮起来,发现他总是指向北,这丝毫不设计理论上探索地球磁极的问题,火药是炼丹术的意外成果。造纸和活字印刷都是典型的民间技术操作,与思想变革逻辑建模没有任何关系。因此再先进的技术都不引起文化变革。
为什么中国当年造船技术极为先进,但并不能扩展为发展海洋文明?
当年哥伦布远洋是因为身处强烈的商业逐利时代,他要去印度掘金。而他的远洋之所以能够启动还有一个思想逻辑在前支撑,就是托勒密的地心说模型,地球是球体,他向西走依然可以抵达东边的印度。所以光有技术是不够的,蓝色文明无法在宋代兴起,当时既缺少必要的逻辑模型支撑,也缺乏商业获利的驱动力。
再比如说,当年明代有一项技术非常厉害,能够打上千米的深井,人们发现地下盐水,用这个方法打上来煮盐,甚至地下天然气都能打出来。要知道美国一直到几百年后的1859年才能打上千米的深井。但是明代盐铁专营,私盐违法,当年对这项技术反而是进行压制。
所以我们能够看到,技术不同于思想,即便一项技术能够领先世界,但它历来不能成为变革社会制度的要素。只有思想文化带来的制度变革,才能带动社会系统的转型。整个社会才能展现出一个新时代的力量。
比如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后骤然成为世界霸主,前提条件是完成君主立宪制和第三等级资产阶级的伸张。再比如说日本明治维新,之前日本完全是中华文化的承接者,却因为明治维新“脱亚入欧”全面学习西方之后,短短二十年竟然打败中国老师。以至于当年日本精神领袖福泽谕吉曾说,在满清制度之下就算出100个李鸿章这样的革新俊杰也无济于事。
中国自古追求国富兵强,而不是民富国强。当年商鞅曾提出弱民政策,最终达成的效果叫做国富而民穷。这里的民穷可不仅仅是指经济上的贫穷,要知道宋代人已经不穷了。这里的穷指代国民自由思想能力和自主行为能力的穷困,是国家力量的过度张扬,对人民自由的压迫,这是造成穷困的原因。中国宋代以后一路沿着农业文明继续下行,最终衰落。
说到这里,可以抛出王东岳先生的观点了:一个文明的兴衰不取决于已有的土地面积大小,占据的地理位置优劣或者拥有的资源与财富的多少,它完全取决于有没有新的思想和文化,这才是最强大的力量。
农业文明发端之初,只有1%的人务农,其余的人都在采集狩猎,结果这些人引领了世界文明的潮流。300年前,只有1%的工商业者在英国,引领了整个工商业文明。30年前,只有1%的人在互联网上,结果他们缔造了今天的信息时代。
为什么我们一再看到文明史上幅员辽阔,地理位置优越曾经不可一世的巨大帝国不断的崩溃。绝大部分原因都是他们是旧文化的守护者,他们自己被旧文化所遮蔽和羁绊。因此他们并不能引领新的文明,反而一路衰败。
能用直观看到的优势,都是虚假的,只有看不到的那些在思想和文化上的优势,才真正具有拓展未来的力量。所以归根结底,谁掌握新思想与新文化,谁就引领时代之风*。
明朝的倒行逆施接下来,我们看看明朝和清朝。
当年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时候,万民欢呼,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可是明帝国可谓是倒行逆施,全然改变了宋代的开放格局,经济张扬和意识形态宽松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历史上一次非常奇怪的逆动。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重建长城,颁布禁海令“片板不得下海”沿海十里以内的居民全部内迁。闭关锁国到极致,历史上前所未见,中国与外界的沟通彻底隔绝。
明代郑和下西洋被高度颂扬。我们在解读“《文明之光》大航海与地理大发现”那期节目中介绍过,当年郑和率2万7千人的舰队,200多艘船只。他自己乘坐的宝船就可容纳上千人。百年之后哥伦布的船队才三艘小船,一共不到100人。可见当年郑和舰队真可谓浩浩荡荡,气势磅礴。
可是这样的舰队出去做什么?建立朝贡虚荣制度,完全是政治目的,和商业贸易毫无关系。这也难怪郑和之后再无郑和。
农业文明根本就看不到蓝色通道的真正价值,因而无以远行,反倒倾向封闭。
中国文化完善的死亡标本最后是清帝国,它被王东岳称为中国文化完善化的死亡标本。
清帝国是满人入关建立的政权,表面上看是一次中国文化的沦丧。但实际上从康熙开始,满人就强烈地学习中国汉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清代得到完整接续甚至发扬光大到最佳的状态。
清代的儒家化程度最高,也最接近儒家所谓的德治,就连皇帝都谨守教诲。学者大儒被请为皇子的老师,他们从小就学习儒家文化,恪守儒家道德规范。清代皇帝堪称是励精图治的典范。
而在学术界,清代也是传统学问的总结章,儒释道及诸子百家普遍得以考究,旧学问做到了尽头。今天我们能看到中国古代文献的最好注本,几乎都是中华书局出版的清人作品。
清代是把中国传统文化做到完善化的死亡标本,在这个时候中国文化发展到最完善的状态,结果它突然就灭亡了。这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不足以开创未来。我们在旧文化上琢磨得再精细也绝对找不到出路。这是我们需要总结的经验教训。
严格来说中国农业文明的生命力并没有到自行凋亡的地步。试想如果世界上只有中国,那我们今天一定还在帝制之下,农业文明也一定还在延续。
但是地球上其他的民族,在代偿量上突破了原有的限制,你没有办法与之隔绝,中华农业文明代偿不足的缺陷就立即显现。尽管我们的文明最原始也最稳定,但人类整体进入到一个高代偿时代,我们自己不能进入这个发展脉络,那就自然面临猝然崩溃之局。
人类近代文明史上的两大悲惨事件,一个是1532年,168个西班牙士兵,打散了印加帝国8万军队,活捉皇帝,印加帝国瞬间崩溃。
另一个就是1840年,数千英国士兵驾驶几十条破船,竟然把当时两亿人口的中华帝国击败,从此进入半殖民地时代。
这样的巨大反差就是旧文化坚守的结果。
我们今天总说国学,何为国学?借用北大中文系李零教授的话说:“所谓国学,就是国将不国之学,就是不中不西之学。”中国传统文化破碎,而国人又不甘于其衰败,然后把他重新拾起,加以整理,然后再高高举起的状态,这就是国学。他早就丧失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髓和外在架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现状若化石之观赏而已。
尽管不断有人从中引经据典证明其生命力,但所能拿出的不过就像是“和为贵”“中庸”等等之类的只言片语罢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血缘结构,仁义礼智信这些庞大的文化系统在今天的生活中直接调动,一定沦为一种非常可笑的状态。
今天我们只要张口说国学二字,其实我们就已经承认在说中国传统文化的衰败。再次强调,文化受阻是极为可怕的事情,一个民族的兴衰取决于文化的兴衰,人类前途取决于文化导向,而不取决于现在所拥有的人口,土地与财富。
近现代文明的表因最后,介绍下人类近现代文明社会的5条表因,在讨论近现代文明的时候,从来没听说过按从王东岳的这个角度加以展开的,我们简单介绍一下。
首先,以科学逻辑为先导。
古希腊缔造的哲科思脉奠定了一个基点,最终形成了大航海时代与工业革命的启动点。
刚才我们说哥伦布远航,必须有一个思想模型在前作为支撑,就是地球是圆的,尽管哥伦布完全算错了地球的周长,但是只有逻辑建模在前,才能撬得动蓝色文明的发生。而关于工业革命的启动,归功于瓦特用牛顿力学改良了蒸汽机。
哲科思脉不仅在自然科学上表达,在社会学上也得到延展,一系列不得了的著作诞生。洛克《政府论》、亚当斯密《国富论》、孟德斯鸠《法的精神》和卢梭《社会契约论》等等,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全新思想建模,最终引出现代化社会结构的基本设计方案。
这是第一条,以科学逻辑为先导。
第二条,以系统分化为媒介。
之前说万物演化就是一个不断分化展开的进程。这非常的明显,分工带来效能,合作造就繁荣。现代人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现代社会的分化。而农业文明最大的特点就是稳定不分化,农民占据整个社会底层,皇权管理占据社会的塔尖,然后压抑工商业保持农业体系的完整性,他谨慎的防止社会分化的出现。
而工商业发展,不断的让社会碎片化,让任何操作专业化,表现为社团分化,社会分化,学科分化,一些列分化现象不断展开,然后保持系统的致密化,这就是现代社会的典型特征。
今天我们随便说句话都会有人跳出来说你不专业,这就是因为社会高度分化,没有人能覆盖整个社会,无论是权利,文化,思想还是科学。
第三条,以社会自由为前提。
在中国,自由通常被认为是少数知识分子的偏执,农业文明需要人们紧密协作,精耕细作放得温饱,所以从来不主张个人的自由与权力。可在西方,自由是社会最基本的追求。
自由的本质,是越后演的物质依存条件越多,越需要更大的自由度去获取这些依存条件,自由是自然进程,在人类社会中表现出极高的代偿能力。开展自由,人类的力量就被充分调动,压抑自由,力量就将被遮蔽,这是它力量之所在。
因为人类进步从来都是被思想文化所推进的,因此现代社会制度一定要保证公民自由,而首先就是思想和言论自由,这才能让每一个人的能量得到充分的调动与展现,所以这绝不是什么少数知识分子的偏爱,而是关系到文明是否有序调动的基础问题。
反观古代中国,除了先秦诸子百家时代,文人还拥有一点自由,因此中国整个国学思想在此全部奠基。之后经历了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独尊儒术,明代朱子理学形成压抑,最后是清代文字狱,这四次大事件,压抑了思想的自由,也斩断了中国近代发展的前途。
第四条,以公平递减为代价。
人类文明进程是一个财富从均分状态向少数人身上集中的过程。农业文明早期,人口数量不大,每个人开垦出荒地就是自己的农田,后来被马克思称为小资产阶级。而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快速在少数人手上聚集,竟然使得绝大多数人都沦为无产阶级,甚至很多有生命的人都成为了机器的附属品,所有人高度紧张,在生存随时都可能难以为继的状态中挣扎。
在生物有机体结构序列中,越高级越复杂的结构,内部能量分配的失衡状态也就越强,这是自然的进程。
最后一条,以震荡加剧为动能。
越原始的物质越稳定,越高级的存在越震荡,这个规律继续在今天的人类社会中表达,现代社会表现出一种表稳定而里激荡的状态。现代科技的创新能力极强,它快速地掀动着人类的智力发展,最终一定突破原有的结构,导致人类社会发生巨大变形。
文化分歧也日益汹涌,民意散乱,从来没有什么思想统一,所有人各抒己见,一片争论之声,无论你说什么,网络上都是一片骂声。政治内部张力逐渐松脱,全世界各国政局动荡。
我们看到王东岳总结的这5条近现代社会的表因,就是递弱代偿这个自然律在人类文明社会中的贯彻效应。
今天我们聊了中华帝国为何衰落的原因,但需要再次强调的是,王东岳只表达了事实的所以然,并没有要赞美西方工商业文明,也没有要批评中国传统文化的落后。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传统文化的衰落史,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是一次身不由己的文化转型,我们今天所有成功与困惑都植根于此。
这到底是不是一件好事儿还有未可知,因为我们自己早已经面目全非,而且还要在这个既定方向上,继续身不由己的进行一系列更加猛烈而危险的升级。
总结第一,中国历史分为三大帝国,秦汉帝国,中国文化的奠基在此完成,生机勃勃,走在一个快速上升的通道之中。隋唐帝国,世界文化的最高峰,极度的包容开放令其极为繁盛。到了明清帝国,则是一路衰落。
第二、在第二帝国与第三帝国之间的宋朝时期,中国在经济与文化上都发展到了顶峰。当时宋朝的GDP占据世界GDP的一半以上,美国在最强盛的时候也只能占据22%。当时宋代的年钢产量,比700年之后工业革命的英国年产量还要多。商业极为繁荣,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纸币。我们的火药,造船等等技术更是无人能及。可我们并没有发展出工商业文明反而以此为界点迅速的衰败。
第三、根本原因,一个文明的兴衰不取决于已有土地面积的大小,占据地理位置的优劣或者拥有资源财富的多少,而取决于有没有新思想和新文化。历史上诸多幅员辽阔曾经不可一世的大国纷纷崩溃,绝大多数都是因为他们都是旧文化的守护者,因此他们不能引领新的时代。
第四、元朝极为重视商业,并且深化了南宋的海洋意识,蒙古系统崩溃之后,西方海权还未兴起,我们大有机会引领蓝色文明。可承接者明帝国倒行逆施,颁布禁海令,闭关锁国前所未见。中华农业文明没有承接蓝色文明的能力,我们根本看不到蓝色通道的真正价值。
第五、中国传统文化在清王朝得到完整接续甚至发扬光大到最佳状态,可他最终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完善化的死亡标本。所谓国学就是国将不国之学,不中不西之学。今天的国学,已经丧失了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的精髓和外在架构,现状若化石观赏而已。
第六、近现代文明社会的5条表因,以逻辑为先导、以系统分化为媒介,以社会自由为前提,以公平递减为代价,以震荡加剧为动能。这一切都是递弱代偿原理在人类社会系统的继续贯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