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四次工业革命的标志,第一二三四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标志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2-12-28 09:12:02

第七单元 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时间: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

二、开始的国家:英国(开始在英国的原因:政治前提、资本、劳动力、市场、技术)

三、开始的行业:棉纺织业(开始在棉纺织业的原因:投资小、见效快、利润高。)

四、实质: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新材料:钢铁 新能源:煤炭

五、开始标志:1765年,英国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纱机。

六、标志性发明:1785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投入使用。

意义: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一、新的生产组织形式:19世纪时,大工厂(机器生产)替代了手工工场(手工劳动)。

二、交通工具的革新: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汽船。

1825年,英国人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1851年,英国坚持了总长约1万千米的铁路网。

意义:铁路时代的到来为社会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使生产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密切。

三、特点:以轻工业为突破口;科学与技术尚未紧密结合;首先从英国开始,后扩展到其他国家。

四、影响:

英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社会结构: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世界格局: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生产组织形式: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社会生活:改变了世界面貌,加快了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但也使人类面临新的矛盾和挑战。(矛盾是指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挑战是指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交通拥堵等。如何面对工业化的弊端?倡导绿色出行,节能减排;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开发新型能源。)

潮流:引发了三大进步潮流,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运动、社会主义运动、民族解放运动。

五、对中国的影响

政治上: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列强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经济上: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民族资本主义兴起与发展。

六、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我们要学习发明家刻苦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

七、近代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原因

政治: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经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

军事:英国通过殖民掠夺,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思想:文艺复兴解放人的思想,为英国的崛起奠定了思想基础。

地理: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英国海外贸易的发展。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