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10月28日发生了什么,历史上的4月28日发生了什么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3-04-14 07:45:56

战争教育了阿拉伯人,同样也教育了以色列人,教育了拉宾。1992年6月,沉寂了十五年的拉宾东山再起,重新登上了以色列总理宝座。

时代变了,重新上台的拉宾深知工党之所以取胜是因为国民普遍要求和平的结果。这一次他必须顺应时代潮流,选择一条符合以色列人民根本利益的道路,选择以和平方式解决中东问题。

同时,拉宾也知道推动和平进程更要有实际行动,而放弃“以和平换和平”、实行“以土地换和平”就是他的和平诚意的体现。

因此,他下令冻结被占领土上一百个定居点的建设,并派出军警阻止犹太移民的建房行动。他保证在1993年允许巴勒斯坦人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选出自治机构,五年后就被占领土的最终地位进行谈判。他还表示,愿意从戈兰高地撤军。

这些都是史无前例的举动。这一举动也受到了世界各国,特别是阿拉伯国家的欢迎。

1993年9月13日,一个历史性的时刻终于到来。明媚的阳光照射在美国白宫的草坪上,全世界的目光同时注视在这里,中东和平问题解决的关键人物——以色列总理拉宾和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阿拉法特在美国总统克林顿的陪同下出现了,两位几十年的政治宿敌终于握手言和。

随即,双方签署了巴以第一个和平协议-“加沙一杰里科自治原则宣言”(即奥斯陆协议)。这标志着双方在和平进程上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

历史上的10月28日发生了什么,历史上的4月28日发生了什么(9)

拉宾、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和巴解主席阿拉法特1993年9月13日达成奥斯陆协议的一刻

在巴以协议签字的仪式上,拉宾充满感情地对巴勒斯坦人讲:“巴勒斯坦人民,我们注定要在这同一个地球同一块土地上生存。我们曾经和你们作对过,但我现在要告诉你们——用嘹亮的声音告诉你们一一鲜血和泪水流淌得太多了,太多了!”

拉宾的话不仅感动了巴勒斯坦人,也感动了犹太人。1995年9月28日,拉宾同阿拉法特再次相聚华盛顿,就进一步扩大巴勒斯坦自治范围和自治机构选举事宜达成协议。

以色列的和平之举,从根本上转变了它在中东的险恶处境,改善了自身的国际形象,扩大了对外交往,繁荣了国内经济。

应该说,拉宾的举动适应了时代的潮流,但得罪了以色列国内的极端分子。他们不断叫嚣:“大以色列之梦从此破灭”反对与巴勒斯坦实现和平。

反对把约旦河西岸归还巴勒斯坦人的活动骤然增加,抗议、示威此起彼伏。同时他们认为,过去的战神拉宾已经背叛了犹太人的事业,成了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最大障碍。因此,他们诅咒拉宾,大骂拉宾是“卖国贼”、“叛徒”,并喊出了“打倒拉宾”的口号。

反对者为拉宾举行了模拟葬礼,棺木上印着“拉宾:锡安主义的谋*犯”,而利库德集团的领袖则昂首阔步,走过了拉宾的“棺木”。犹太复国主义分子已经不满足于除掉争取和平的巴勒斯坦人,连拉宾也不放过了。

凶手阿米尔,就是个极端的犹太复国主义分子,他上的学校也是一所犹太教会大学。因此,他不希望听到犹太人与巴勒斯坦人在这块土地上可以和平共处的说法,对巴勒斯坦极端分子不时挑起的恐怖行动,他也深恶痛绝。

他认为,万恶的根源就在于拉宾总理与巴勒斯坦人议和,在他的心目中,拉宾是一个犹太人的“叛徒”、“刽子手”,是出卖犹太人利益的“纳粹分子”。仇恨的火焰在他胸中燃烧,他发誓,一定要为犹太人除掉这个“败类”。

因此,就在以色列人民在为盼望已久的和平和富裕生活而欢欣鼓舞之时,悲剧发生了。特拉维夫的枪声使这一切都结束了。

历史上的10月28日发生了什么,历史上的4月28日发生了什么(10)

路漫漫其修远兮

应该说,上个世纪最后十年,是巴以争端走向政治解决并不断取得进展的十年。

1993年9月,巴以签署了奥斯陆协议。巴解主席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拉宾的历史性握手,此举开创了巴以和解的新纪元。

尽管协议没有关于巴方建国的明确条款,但如果巴以沿着它指明的进程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一个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完全有可能在新世纪的钟声敲响前夕呱呱坠地。

可以说拉宾是一个真诚勇敢的人,有勇气在晚年幡然转向,推行一条与自己大半生为之效劳的穷兵黩武的政策大相径庭的和平路线。

但同时拉宾作为一名和平的英雄又是那么生不逢时,没有考虑到其所处民族和国家的特性,这一切,在冥冥之中注定拉宾悲剧的发生即使不能说是不可避免的,也必定有很大概率。

从犹太民族本身来看,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特别是种种不幸,使得他们不是成为征服者就是成为被征服者,不是迫害他人就是被他人所迫害,从来就没有成功地实现过调和这两种极端对立的目标。

正是由于如此,要他们在当时环境下同意做出永久和平所必需的让步,恐怕是难以做到的,因为他们不具备相应的心理基础与承受能力。他们最多可以接受的是在拥有经济军事优势和有利的外交关系的前提下,与阿拉伯人休战。

同时从以色列军队权力集团来看,与阿拉伯人为友比与阿拉伯人为敌更加危险。或许正如有人说的,没有了战争的压力,就很难将这个民族团结起来。

由此更能看出拉宾的高超智慧和非凡胆识,他的死,无疑是以色列,是中东和整个世界的悲剧。

历史上的10月28日发生了什么,历史上的4月28日发生了什么(11)

另一方面说,拉宾遇刺,从个人来看或许是偶然;但从世界来看,是历史又一次照进现实。由此可见,要在中东地区实现永久的和平,有多么困难,此绝非一朝一夕的事。

拉宾倒下了,为和平而倒在了自己同胞的枪口下,他的遇刺使中东和平进程出现了逆转,中东的和平进程又一次遭受了重大挫折。

巴勒斯坦这块土地继续上演着一幕幕人间悲剧。在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中,双方曾经有的信任感丧失殆尽,立场尖锐对立。时至今日,巴以仍然没有实现和平,巴以冲突成为了中东乃至世界的顽疾。

拉宾遇刺,弹指一挥已近三十年。

真正的和平,有可能还要经过数代人共同的努力,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