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个苦命人,自幼父母双亡乞讨为生,后又遁入空门,走投无路之际,参加了濠州郭子兴的义军,
可好景不长,郭子兴对朱元璋的态度,屡次到了欲置他于死地的边缘,
然而朱元璋心思缜密,
强烈的权欲,让他从一个无名小卒步步为营,成为一军统帅;可怕的耐心,让他在面对郭家父子刁难时,不动声色;
他如同蛰伏在黑暗中的猛兽,漫长的潜伏,犀利的目光却欲将一切吞噬,
只待时机成熟,他即刻就会露出凶猛的“獠牙”,将敌人一举消灭.......
多年后,郭子兴去世了,他的两个儿子也诡异地死了,郭家绝了后嗣,而朱元璋在灭掉劲敌陈友谅后,创建了明朝,却成了开国皇帝,
与郭家父子的恩怨,也化作前尘往事,消散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
郭子兴在世时曾经多次想向朱元璋下手,最后总是功亏一篑,要是他毫不顾虑地当真下了*手,
只怕郭家最后也不会落得绝后的下场。
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个朝代——元朝,尽管存在不到百年的时间,却经历了11位皇帝,
其中有9位皇帝,还是在短短48年里完成了政权交替,
宫廷纷争连年不断,内部争斗时时出现,再加上如影随形的天灾,迫使本就生活穷苦的百姓,为了活命不得不到处奔逃迁徙。
在金陵句容的朱家巷,就有这样一家姓朱的淘金户,
在这样兵荒马乱的年月里,莫说无金可淘无法糊口,压在头上的大笔税款又让这家人陷入了绝境,
无奈之下,当家人朱初一不得不带着两个儿子舍弃家业,奔逃到泗州盱眙县躲避债务。
朱初一在世的时候,朱家尚且还有零星的薄田维持生计,
可随着朱初一去世,又不幸赶上连年灾荒,本就贫困的朱家顿时陷入了家徒四壁的绝境之中,
为了生存,朱家的两个儿子不得不洒泪相别,带着妻儿各寻生路,
长子朱五一几经流转,最后迁居到了濠州钟离县;
次子朱五四(朱世珍)则拖家带口迁居到了岳父“陈公”所在的村落,依靠着租种土地来养家糊口.......
作为一个封建社会最底层的佃农家庭,朱五四一家几乎每天都在穷困中苦苦度日,
不久妻子陈氏就生下了小儿子——未来的明太祖朱元璋,这个儿子的孕育过程,史书、地方志上是写得天花乱坠,
或说朱元璋出生当夜“二郎庙移避东北百余步”;
或说朱元璋出生时取水洗澡“涧水皆香”.......
实际上,朱元璋出生后,很现实的问题是——本就贫困的朱家愈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万般无奈之下,朱五四只好效仿父辈,一边靠着做佃农维持生计,一边又拖家带口逃债、逃荒,最后逃奔到了兄长朱五一迁居的濠州钟离县。
经过了多次逃奔,朱家的处境,已到了家徒四壁都不足以形容的地步。
没有归处,索性将自己送进皇觉寺当了和尚时间一晃,到了元顺帝至正四年(公元1344),这年朱元璋虚龄十七岁。
自进入至正时代后,元朝在元顺帝励精图治与丞相脱脱的勤勉能干之下,一度呈现回光返照的局面,
“至正四年”正是“脱脱更化”如火如荼的关键节点,
然而,一场不期而至的罕见天灾,将刚刚有些效果的“至正新政”瞬间击得粉碎,也成了压垮元顺帝信心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一年开始,水涝、旱灾、地震接踵而至,
生产遭到破坏,百姓流离失所,典妻卖儿,逃荒的、病死的、饿死的数不胜数,
朱家也未能幸免,
短短的十几天里,瘟疫和饥饿就先后夺去了朱元璋父亲朱五四、大哥朱重五、母亲陈氏的性命,
此时的朱家已破败不堪,莫说一口薄棺都置办不起,哪怕是一块墓地都没有,
后来还是同村的富户刘继祖动了恻隐之心,给了他们一块墓地,
朱元璋和二哥朱重六这才用破旧的衣服裹着亲人的尸体,将他们草草安葬。(朱元璋称帝后,刘继祖被追封为“义惠侯”)。
随着双亲及兄长离世,朱家剩下的兄弟也不得不各谋生路,
两个姐姐嫁得早,长姐嫁给了王七一;二姐朱佛女嫁给了盱眙人李贞,生下儿子李文忠,平日里对娘家多有照顾;
朱元璋的寡嫂王氏带着一双儿女投奔了娘家;二哥朱重六留在破屋里为朱家守业;三哥朱重六就近做了刘家的赘婿;
最后是朱元璋。
据朱元璋后来在自撰的《朱氏世德碑记》里讲,他小时候常患重病,因此常“舍身皇觉寺中”,
如今朱家子女中唯独朱元璋没有归处,索性就将自己送进皇觉寺当了和尚。
然而破屋偏逢连夜雨,
饥荒之年,偌大个皇觉寺也只为朱元璋遮蔽了个把月的风雨,就已无力养活一众僧人,
朱元璋就不得不四处托钵游食。
这是朱元璋一生中最为艰苦的时期,破衲芒鞋走遍了庐州、光州、汝州、颍州等地,
不但风餐露宿,食不果腹,途中还身患重病差点一命呜呼,
就这样颠沛流离三年后,朱元璋才返回皇觉寺,好在寺中已有粗衣淡饭来保障他的生活,
这才结束了他的游食苦旅。
“贾鲁修黄河”泽惠后世,却也为大规模起义埋下伏笔时间一晃,很快就到了元顺帝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
此时的元顺帝,早已没了当年励精图治的模样,整日沉迷在宫中"七贵"身上,压根就不愿意打理政务,
元廷内部也早已被帝党和后党闹得乌烟瘴气,
各方势力为了加大争权夺利的筹码,纷纷将目标放在了搜刮百姓钱财上,名目五花八门,
苍生惨遭涂炭,整个社会经济走上了崩溃的道路,
随之而来的,自然是蜂起的农民反抗斗争,
虽说起义爆发的原因是百姓积怨已久,但实际上引发如此庞大规模起义的“导火索”是黄河!
黄河连年决堤泛滥,“千里蒙害,浸城郭,飘室庐,坏禾稼,百姓已其毒”,
沿河的百姓背井离乡,卖儿卖女,悲苦不堪,
然而,因为元大都离黄河较远,元廷始终不够重视黄河的治理,
直到至正四年的水患,危及到了运河以及山东、河北沿海地区的盐场,元廷才开始大规模治理黄河,
这期间元廷虽然采用了多种治河方略,但始终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直到至正九年黄河灾情更加严重,元廷才采用了水利学家贾鲁“疏、塞并举,使黄河改道东行”的方案,
不过,这个方案拖到至正十一年才得以实施,
贾鲁被任命为河防使,指挥十五万民夫和二万士兵,开始了黄河治理史上的著名的“贾鲁治河”。
短短五个多月的时间里,贾鲁就修整了沿河缺口一百零七处,堵塞决口并使黄河回归故道,
治河大功告成,贾鲁回朝,向顺帝上《河平图》。
然而,虽然贾鲁完成了一项泽惠后世的功业,但整个治河工程耗资是相当庞大的,据统计耗银“中统钞百八十四万五千六百三十六锭有奇”,工程之大,是古代治河史上不多见的,
如此巨大的开支,毫无疑问将落在百姓头上,再加上治河民工“去年筑河防,驱夫如驱囚”遭受官吏的鞭役和克扣粮饷,
使得原本在灾害中饱受多年苦难的百姓,积怨已到爆发的边缘,
在这种背景下,白莲教的首领栾城人韩山童、颍州人刘福通就利用这次时机发动了元末农民大起义。
朱元璋投奔郭子兴,开启他的军伍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