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历史简介大全,花木兰历史真实资料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3-04-18 13:34:35

史称拓跋珪即位为皇帝后,大力提拔和选拔人才:

初建台省,置百官,封拜公侯、将军、刺史、太守,尚书郎以下,悉用文人。

诸士大夫诣军门者,无少长,皆引入赐见,存问周悉,人得自尽其才,苟有微能,成蒙叙用。

说白了就是开始任用汉人为官,只要有一点能力,懂一点文化,愿意给北魏做官的文人,不管年龄大小,都能相互引荐给北魏朝廷。

3北魏的黄金时代:从拓跋珪到孝文帝时期的北魏

北魏建国时,疆域以原有的“代”政权为基础,逐渐外扩张。

北魏历史简介大全,花木兰历史真实资料(5)

公元386年,道武帝建立魏国,攻占黄河以北的后燕领土,此后,渐渐占有黄河以南州郡。

到了公元439年,灭北凉,太武带已经统一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较前秦苻坚时的疆域尤有过之。

孝文帝公元491年迁都洛阳时,更为“光宅中原”提供了有利条件。

经过二十多年的南征北伐,到孝明帝正光年间(520-525),北魏的疆域空前广袤,人口更是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

北魏历史简介大全,花木兰历史真实资料(6)

4北魏的六镇是怎么回事

想当年,北魏先后自东而西建立了六个军镇,被北魏政府视为国家的生命线,因此全国精锐部队都驻扎在这里,可谓兵强马壮。

高干子弟、官宦二代们,也以在六镇服役为荣,六镇遂被他们看作最有前途的所在。

但是,随着政治中心南移,政府迁都洛阳,这六个军事据点不再是权贵子弟们心目中镀金、熬资历及捞油水的地方了,而是鸟不拉屎的苦寒之地了,甚至被看作苦力活。

因此,有背景的人纷纷调离了六镇,留下来为国*敌捐躯的,当然就只剩下一些普通士兵了。

孝文帝在学习汉族文化的同时,连其中糟粕的部分也学了不少,尤其是对带有歧视的门第制度,也实行“拿来”模仿,使得那些平民出身的子弟不能升迁、出境和读书。

当然也不准与高门第人士通婚,只能永远处在社会底层的地位,尤其是六镇边民,是北魏这些错误举措的直接的受害者。

越到后来,北魏的官员越是横征暴敛,使边民对北魏政府痛恨入骨。

那些当权人物自以为天生高人一等,他们活得体面,活得有尊严,享受着荣华富贵,坐拥无限财富。

北魏的权贵们,甚至像西晋时候那些任性的权贵土豪们一样了。

后来只要发生农民起义,六镇的兵士也纷纷响应。

北魏的丧钟响起!虽然由于北魏政府勾结北方的柔然人共同镇压,六镇兵士的起义失败了,但是这个政权也就此进入了倒计时。

北魏历史简介大全,花木兰历史真实资料(7)

5北魏的衰落和灭亡

六镇军民已经受够了北魏政府的奴役压迫,被镇压下去后不久,再次点燃抗暴的火焰。

鲜卑族的葛荣率领起义军,攻城略地。

北魏政府派章武王元融为大司马,广阳王元深为大都督,发动大军来镇压。

葛荣的起义规模比六镇起义更大,北魏权贵子弟养尊处优,哪里还有祖先一丝一毫的勇武,都是一帮酒囊饭袋,根本打不过葛荣率领的乌合之众。

起义军力量大,北魏政府应接不暇了。

北魏历史简介大全,花木兰历史真实资料(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