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才是进入士大夫阶层的最低门槛,成了秀才就表示身上有功名,亦享有很多特权,比如免差徭,见知县不用下跪,知县不可随意对其用刑,等等。
读书人的读书进身之路:童生→秀才→举人→进士→大学士→翰林学士。
这样看起来秀才的学历似乎还在初、中级阶段,相当于50年代的初中学历差不多,那时一个村也没两个初中生。而现在的初中早就“不值钱”了。但在古代想要成为秀才也是非常之难的。
当时的秀才大致可以比喻成通过了公务员考试的社会等级,虽没有现成的官职比不上殿试的人才,但是能力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并不是人人都可以通过的。这能够为个人的发展起到一个很好的奠基作用,无论是仕途还是私塾都获取了一定的资格,有了和上层社会沟通的渠道。这就很显然,在我们现在的学业道路上大致可以达到本科毕业的水平,有无限的可能性。
秀才之后是举人,参加乡试。乡试三年一次称乡闱,因在秋天举行也叫秋闱。考中的称举人(大家对范进中举一定有印象)。
第二年春天会试,也叫春闱。考中的称贡生。
会试之后就是殿试,即皇帝的考试。在殿试中不存在落榜的问题,只是皇帝重新排名。
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合称三鼎甲。
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而三个级别的考试每个级别称呼不同:乡试第一名称解元,会试第一名称会员,殿士第一名称状元,如果三场都是第一名就是连中三元。
如今的考试制度与古代也不一样,古代是升级制,现在考试也只是一种获取知识的途径。
如果按照如今的学历划分:专科、本科、硕士以及博士来算,秀才也只能勉强算为专科级别。
当然,两者的差异还是很大的,如果真要将两者拿出来比较一番,在文学方面,秀才可能完胜如今的硕士都有可能,但以专业技能来说的话,秀才也肯定是完败专科了。术业有专攻,将两者相比,也只是增加一点趣味性罢了。
编辑:依桃
图文:国家公共文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