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骤然响起的敌机轰鸣声、防空警报声瞬间打破了一时的平静,师生们都纷纷涌出教室,火急火燎地朝郊外跑去。
这时候,一个人偏偏往松林的方向去了。原来,那里有卖松子的。
待买好松子,他一边悠悠地嗑松子,一边慢慢地走。
旁人不解,他咧嘴一笑,“就算被炸死,也不做饿死鬼!”
他不羁的言行很快被大家奉为茶余饭后的笑谈,殊不知,这个率性自然的吃货少年竟在日后成为作家里最会吃的、厨师里最会写的人。
他就是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的汪曾祺。
顽劣至此,他却给世人留下了温暖治愈的文字和平和洒脱的生活态度,一些文坛大家都对其称赞不已。
贾平凹评价他,“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
沈从文则说他,“最可爱还是态度,宠辱不惊!”
汪曾祺一生并不顺意,却能在平淡中找到乐趣,逍遥随性的风范实在罕见。
豁达如他,在离乱沉浮中,将阳春白雪的风雅品味,都写成了人间烟火的盎然情趣。
知民间疾苦
1920年,汪曾祺出生于江苏高邮。
他三岁丧母,在父亲和继母的悉心照料下,度过了一段快乐无忧的时光。
很快,动荡的乱世到来,日军侵略的铁蹄踏入南京。
战火的硝烟肆意地蔓延着,为了避难,他跟随家人们到了一个偏僻的小庵里住了半年。
之后,不想耽误学业的汪曾祺带着一些书,历经重重封锁到了昆明,考入西南联大,当了“偶像”沈从文的学生。
后续几年,他辗转上海、北京、武汉等各地以求谋生,受尽曲折与磨难。
于他,求学之路的崎岖、乱世生活的艰辛,都深深地刻在了脑海里。
而事实上,在坎坷与挫折中挣扎过的人,往往更能懂得人情的冷暖。
当他渐渐出名后,旁人劝他写些宏大的文章。
他最爱写的却是不起眼的小人物,比如孤独的老银匠、产科男医生、踩高跷的陈四、街头的商贩等等。
尤其让人感叹的是,一些底层民众的身上,散发着人性的光辉。
《大淖记事》中,巧云和小锡匠十一子的爱情故事催人泪下。
巧云选择了十一子,对她惦记已久的刘号长心里生恨,以致于将十一子打得奄奄一息。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看到十一子的悲惨境遇,锡匠们怒了,纷纷为其顶香请愿。
而在巧云家养伤的十一子,也得到了村里人的悉心善待。
有人送来老母鸡,有人送来参汤,还有人隔三差五地看望他。
大淖的风光和温情的世俗交相辉映,让人沉醉。
其实,这也印证了一句话:
“人性的光辉源自于人性的善,也能从人性的善中体现。”
除此之外,汪曾祺在字字句句中也表现出了自己对小人物的关切和感怀、同情和敬重。
有个古稀老人,一开始挎着木盆在胡同里吆喝叫卖“烂和蚕豆”,慢慢地因为得了病只能埋着头走,后来不知从何时起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他由衷地感慨:
“不知道为什么,我每次吃烂和蚕豆,总会想起这位老人。我想的是什么呢?人的生活啊……”
他不是天生的“鸡汤大师”,只不过是从苦难中学会了爱,所以在经年岁月后还对那个老人念念不忘。
汪曾祺将每个小人物的故事写在了书里,也将每个字的悲喜融进了读者的心里。
他说,“我所追求的不是深刻,而是和谐。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
世事沧桑,惟有人情长存。
如今,我们能感受到的,确是他深情细腻的笔触下,那氤氲在人间烟火里的温情。
品人间百味
有人说,“使人成熟的,并不是岁月,而是经历。”
人生最重要的是经历,你经历的越多,心态就会越来越宽厚,人生越来越淡定,生活越来越接地气。
而汪曾祺就是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