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秀芳
黎秀芳,从事护理教育工作60余年,培养出大量护理人才,在提高军队护理质量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1997年5月,她荣获第36届南丁格尔奖章,2001年1月1日,她获得“国际医学成就奖”。
20世纪50年代初,黎秀芳和她的同学张开秀创造性地提出“三级护理”理论(根据病情把病员分成危重病员、重病员、轻病员三个护理等级),“三查七对”护理制度(服药、注射、治疗前、中、后各查对一次,对床号、姓名、药品、剂量、浓度、时间、用法等),将我国医院护理引向有序,奠定了中国现代科学护理的基础。
邹德凤
邹德凤,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医疗服务部主任,江西省巾帼志愿服务协会会长,荣获第四十四届南丁格尔奖。
1972年,邹德凤成了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原南昌铁路中心医院)的一名护士,很快就有了个绰号:“累不死的小丫头”,被大家公认为最不怕脏、最不怕累、最有爱心的医护人员。2002年成为一名红十字志愿者后,邹德凤身体力行的践行着“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迄今已累计做义工6.6万小时,成为江西省数一数二的“超级义工”。
成守珍
成守珍,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广东省护理学会理事长,第48届国际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成守珍带领队员千里驰援,创建了“分组式”“一对一”救治护理体系和“双控”“五环”保障体系,确保高级生命支持顺利开展。驰援武汉61天,她和团队收治危重患者246名,出院及转出率超过91%,实现了“打胜仗、零感染、零意外”的目标。
2020年4月,作为中国援塞医疗专家组中唯一的护理专家出征塞尔维亚,在塞尔维亚,成守珍每天乘车几十甚至几百公里,和全体抗疫专家组成员深入22个疫情严重城市和84所定点救治医院等高风险场所,完成25场救治和防护技术培训。在中国医疗队的帮助指导下,塞尔维亚新冠危重症人数从53人降至10人以下,住院人数从2023降至470人。
胡敏华
胡敏华,江西省南昌市第九医院主任护师,第48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在抗艾、防艾这个特殊岗位上坚守22年,救护了3000多个染病的病人,而病人背后,是3000多个濒临破碎的家庭。她参与创建了医院感染二科(艾滋病防治科),在摸索中建立起艾滋病门诊工作制度、接诊流程和护理常规等。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她身先士卒、奋战一线,规范医院隔离病房管理、护士职责、患者转运、取药、取标本、患者餐饮等制度流程。刚结束医院隔离病房一个周期的工作,未及休整又闻令而往,作为江西省第七批、南昌市第五批援鄂医疗队员,义无反顾地奔赴最艰险的武汉抗疫前线,用大爱温暖江城,圆满完成驰援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