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在进步,社会体制也在发生变化,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社会体制从奴隶制度完成了到封建制度的转变。
在秦汉之时,贵族已经完全落寞,新兴地主阶级崛起。社会变革的完成,标志着从春秋战国以来,诸子百家的学术思想也随着变革告一段落,秦朝帝国的统一思想的模式也逐渐形成,但在秦汉每个时间段内,统治思想的策略和方式也各有不同。
秦始皇时期的思想统一在秦始皇荡平六国一统天下,政治上取得了一统,为了维持一统天下的模式得以长久,自然而然要在学术上进行统一,所以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出现了统治学术思想的创举,这件事是由李斯发起,由秦始皇推行。
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记载:“五帝不相复,三代不相袭,各以治;非其相反···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
从以上这句话可以看出,统治思想之所以势在必行,主要还是想要统治言论及思想的自由。将不符合一统天下的观念可排除在外。在这道命令中,主要在于思想的统一,而不是要对某一方面学术进行消灭。
很多读书人认为秦始皇一统天下后,进行的焚书是学术的一次致命打击,其实并非这样。关于秦始皇焚书这件事情,康有为曾在《新学伪经考》中辩解过。
“按;焚书之令,但烧民间之书;若博士所职,则诗书百家自存···”
按照康有为的解释,我们可以认为秦始皇的这种做法,主要在于强干弱枝之际,正是统治之计,秦始皇焚书之举,对于“六艺”而言并没有损害,秦始皇想要控制的是学术言论思想的自由,并不是要将某一学术彻底消灭。
汉朝的思想统一随着秦朝政权的瓦解,学术思想的统治便消失殆尽。汉朝的兴起,统一集权制度的再一次确立,学术思想的统治政策因时代的需要又在酝酿。在汉武帝时期,这一思想完全成熟,随着董仲舒的对策而出,明令“罢除百家,表彰经典”。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之后,支配百姓以及文人观念的学术,便只有所谓的“五经”。西汉时代《诗》、《书》、《礼仪》、《易》、《春秋》等经,大体是由朝廷所设置的博士讲授。其中最著名的经文,主要是用当时通行的隶书所写,也称为今文金,在西汉末代民间逐渐发现古书,使用的是汉以前文字所写,被称为古文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