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劲。表示引起某种行为的动力强度。这种动力可能来自理智上的认识,也可能来自感情上的冲动。干劲这个貌似无奇的东西,常常是最受好评的素质。
坚强、顽强。坚强是指意志对猛烈打击的抵抗力,顽强则是指意志对持续打击的抵抗力。人们面对猛烈打击时所表现出来的坚强,可以仅仅来自感情的力量,但若是顽强却还要更多地依靠理智的支持。军官不应是多愁善感、精神脆弱的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和列宁格勒进行的旷日持久的保卫战,可以看成是军人顽强素质的典范。
刚强。克劳塞维茨把刚强称为“在最激动或热情奔放的时候也能听从智力支配的一种能力”。刚强能使人在感情奔放时既不损伤热情又保持镇静,使人能随时随地像一个有判断力和智力的人那样行动。戚继光认为刚强“坚志而勇为”,即意志坚强又敢作敢为。英雄所见略同。热情又自制,就是刚强。
坚定。指能坚持自己的信念,不管这种信念是根据别人的或是自己的,还是根据某些原则、观点、灵感的结果得出的。从1942年起,马歇尔将军就开始制定彻底打败纳粹德国的战略。他力主盟军横渡英吉利海峡,在法国诺曼底登陆,以此作为在欧洲击败希特勒的关键战役。但英国首相丘吉尔却从政治方面考虑,主张从欧洲“柔软的下腹部”——巴尔干开刀。为了推行美国的战略,马歇尔多次飞赴伦敦,与丘吉尔磋商。反对素有辩才之称的丘吉尔的主张,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马歇尔靠着他的坚定,当然也离不了美国在当时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实力,他终于使那个口若悬河的老政治家同意了他与艾森豪威尔制定的一整套诺曼底登陆方案。
其他素质清单
作为对比来说,以上两部分其实远远不能囊括中外军官素质的所有特点与差异,这也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基本的参考方向,不同的国家对于军官素质的看法各有千秋,例如:
美军*条令《作战纲要》中对指挥官的素质的论述,要比普里尔书中的更为详尽,它包括:果敢、自信、主动、灵活、耐劳、意志、自我牺牲、原则性、公正、激励能力、纪律性、责任感、爱护部属、领导能力、诚恳、判断力、地形知觉、表达能力。
索科洛夫斯基在《军事战略》一书中,提到苏联军官应具备的素质:精力、体力、组织性、纪律性、勇敢、坚定、创造力、主动性、灵活性、政治品质、军事理论知识、战术意识、集体主义精神、文化程度、军事技能、指挥技巧。
杨得志将军在一次讲话中说:“干部素质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政治思想觉悟、政策水平、文化程度、战术技术水平、管理教育能力、组织指挥能力等,这些都是缺一不可的”,“革命责任心是最根本的素质”。杨得志的话,体现了我军对军官素质的基本看法。
可见,军官素质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因为各个国家、各个不同时期的不同军事家对此都会有自己的看法。我们前面所谈到的军官素质,只是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总体印象。
激活自己——这是每一名军官,也是每一位渴望成才的青年应该知晓的道理。诚如作者在本书自序中所言,两位作者在思考、写作的过程中,训练了自己,也激活了自己,激活了本已具备却处于潜在状态的素质,开启了强化自身素质的训练过程。他们的写作,以将领的培育陶冶和自我修养为例,挖掘出将领成功或失利背后的秘籍,同时,也期望读者可以从中得到启发,汲取力量,激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