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对于大多数古代人来说,他们不怎么需要外出远行,自然也不需要考虑没有导航该怎么办的问题。
但是,对于上省上京的科举学子、来往交易的商人、访遍名山大川的学者还有跨越千山万水来访的使臣这些人来说,他们又怎么辨别路径来防止迷路呢?
古代对道路的划分与现代有很大不同,道路规划是古代城市规划中的重要内容,早在公元前至公元前221年的秦朝,就已经开始规划修筑大规模道路,并一直延续至明清时期。在不同朝代,道路划分的详细程度也有所不同。
古代道路划分总体分为两大类——大路和小路,大路又分为道路、歧旁、剧旁和衢逵,小路分为径、蹊和冲三种。
各种大大小小的道路设置有一大堆,一般来说,只要在出发前明确自己路线,看清路线标识,基本上就能顺着正确路途达达目的地。
而且,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比如赶考的秀才这些人,走的都是官道,路面平整宽阔与否,一眼就能辨别。
当然,在路上有显眼的路标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