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了边防政策,再说说边防本身,大清幅员辽阔,但是基本上可以分成两部分,一是内地十八省,二是非十八省的边疆地区。这俩地最大的区别就是流官与否,十八省是流官制,任期满了考评,评完了调走。而边疆地区则是当地自治,举例来说,经常能在各类长征电视剧中看到的土司就是此类人物。
都说完了,总算能正经的讲讲长城了。
显而易见,长城最重要也最明显的作用毫无疑问是其军事效用,大明三边总制,扳倒严嵩的大功臣杨一清就上书过“非创筑边墙,不足以御腹心之患。”
除此之外,长城其实还有着贸易功能。说是贸易,但实际上更像是今天的高速公路上的收费站或者服务区。
在大清,民众出行需要领取票照,在经过长城关口时,要查验票照,顺便被守关军揩走一层油,再被朝廷抽一波税,当然,行商终究还是有利可图,所以众多关口就熙熙攘攘起来,人一多就容易形成集市,形成集市就自然会有贸易功能。1661年,也就是顺治十八年的时候,张家口就达到了“年税一万三千两”的程度,长城贸易之用,可见一斑。
不仅如此,长城关口的集市,经常迎来一些特殊的客人,这些客人就是藩部民众。至于大清的态度,基本上是开放的,“凡外藩各蒙古来贸易者,俱令驻于边口照常贸易,无得阻抑”。
这就引出了长城的第二功能,隔绝内外。
好像很奇怪,明明上面说的是内外沟通,到下面怎么就成了隔绝内外呢?
马克思大爷曾经教导过我们,要辩证的看待问题,实际上来说,长城确实同时承担着隔绝内外和促进边内外沟通的作用。
先说隔绝内外,内民出关,须有凭证,此限制一也。第二点就很正常了,逃犯逃兵强盗莫从此入,这就是长城对内的第二限制。至于对外限制,自然也有,藩部人员不得随意入边,怎么才能入边呢?政府凭证,说明理由,理由一般有喜丧、颂经等等,人不得过百。
再说长城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促进内外融合。没错,世事就是如此奇妙,长城既能隔阂内外,却也能沟通两边。到底那个作用更大一点呢,按照马克思的理论分析,矛盾的斗争是此消彼长的,限制的作用大,沟通的作用就相对小,而具体事物则要具体的分析,简单概况一下,清前期隔绝的作用大,而后期则是更利于内外融合。
何以见得呢?
或者说这一结论是怎么来的呢,首先要知道,关内关外要如何实现消息互通、政令互达呢?这主要依赖于驿站,康熙三十二年,五路驿站设于长城关口,由理藩院管理。因此,在清朝中后期,长城关口就承担起了两地官方民间的消息传达的职能。
不止如此,从另外一方面来说,由于清朝国力日上,加以天下承平已久,人口是越来越多,但土地就只有那么多,自然人心思变,而长城以北闲置的土地,就成了关内人们垦荒的首选。一段时间里,“雁行”蔚然成风,所谓雁行,就是春夏出边耕种,秋冬复关生活。当地政府对此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时甚至提供些许便利。
总而言之,长城虽然是刀兵交错之地,四方争雄之处,但在一般人所不了解的背面,却也有着和谐共处的面貌,甚至一度承担起了促进民族融合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