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三姐妹情深似海,张氏四姐妹被誉为最后的闺秀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4-04-26 14:05:52

青年*

邓希贤为人憨厚老实,性格又有一些内向,他对同学们的这种举动很是不能理解,但他也确实对这个名叫张锡媛的校花略有耳闻。

有一次邓希贤来到图书馆学习,恰巧碰到了那副熟悉的东方面孔——张锡媛,此刻张锡媛正在埋头苦读,完全没有注意到邓希贤,还是邓希贤主动走过去与张锡媛打了招呼:“同学,你好!”一听到有人用流利的中文跟她打招呼,张锡媛马上把头抬了起来。

那一刻,窗外的阳光撒进了图书馆,照在了邓希贤脸上,张锡媛看到那张东方面孔挂着如同阳光一般温暖的微笑,那双深邃的眸子好像会说话一般,张锡媛愣了两秒钟,淡淡地笑着回答道:“同是中国人,你好!”

就这样张锡媛与邓希贤相识,两人更是有种“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的感觉,同是中国人更加拉近了两个人的距离,之后两人经常在一起学习,邓希贤作为前辈,给张锡媛讲解了不少共产主义知识。

张氏三姐妹情深似海,张氏四姐妹被誉为最后的闺秀(5)

那时候张锡媛初到莫斯科,俄语不是特别好,总是在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出现错误,邓希贤总是不厌其烦地帮她解决,两个人也总是在一起散步聊天,感情也越来越好。

有一次,邓希贤约张锡媛出来散步,二人聊起了邓希贤在法国留学时的事情,本来她以为邓希贤在法国的求学很顺利,可是邓希贤却摇了摇头。

那时邓希贤是勤工俭学,除了基本课程意以外,他还要自学法语,为了凑足学费,邓希贤每天还要抽空到钢厂工作,每周要做满50个小时,很是辛苦。

后来他又跑到离城镇100多公里的橡胶厂工作,每天只能赚10法郎,一周下来除去生活开支,他只能剩下150法郎,邓希贤是足球的狂热爱好者,但他不舍得用省吃俭用的钱去买昂贵的球赛入场券,日子过得十分拮据。

听完了邓希贤的求学经历,张锡媛更是愕然,原来邓希贤远比自己想的还要能吃苦,但却是一个心性坚定的人,于是张锡媛把邓希贤当成了自己的偶像,事事向他看齐。

张氏三姐妹情深似海,张氏四姐妹被誉为最后的闺秀(6)

但可惜的是,大学时两人并没有确定为恋人关系,也许是时机还不合适吧。邓希贤比张锡媛早毕业几个月,他依依不舍的与张锡媛分别,回到了祖国,可是内心却十分期待和张锡媛的下次见面。

1927年,张锡媛顺利从莫斯科中山大学毕业,和妹妹张锡瑞回了家乡保定,从事铁路工作。这样一来既可以帮助父亲张镜海,也可以支援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和全国的北伐革命。

不久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爆发,使中国大革命受到严重的摧残,党中央机关向武汉迁入。因张锡媛毕业后表现突出,党中央十分重视她,也因党中央正值用人之际,张锡媛被派往武汉党中央秘书处工作。

没想到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后,邓希贤也于8月7日也来到武汉参与紧急会议,再次与张锡媛相遇。

只不过此时的邓希贤已更名为*,张锡媛问他为什么要叫“小平”这个名字,*回答说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当时白色恐怖席卷全国,为了继续从事机密工作需要更名,二是他期待着中国可以早日抗战胜利,迎来太平盛世。

张氏三姐妹情深似海,张氏四姐妹被誉为最后的闺秀(7)

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这个名字成为了二十世纪的中国最响亮的名字之一。

张锡媛与*既是老同学又是老朋友,再次相见自然是有聊不完的话题,每每空闲下来两人都能聊个开怀大笑。

张锡媛作为校花,毕业后更是出落的亭亭玉立,加之在秘书处工作,成为了很多同事追求的目标,但是张锡媛都不为所动,因为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她已经对*情根深种了。

八七会议结束之后,*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著名思想,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的出路,为挽救党和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随后党中央立即迁往上海。

从武汉前往上海需要乘船,*和张锡瑗经常站在甲板上谈天说地,对他们来说,似乎每天见面也见不够,每日说话也说不够,两人的感情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1928年初,*被任命为中央秘书处秘书长,而张锡媛则成为了他的下属,这次工作上的变动使两人的接触比之前更多了一些,感情也更深更稳固了。

张氏三姐妹情深似海,张氏四姐妹被誉为最后的闺秀(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