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赵匡胤是个什么样的人,历史上赵匡胤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4-04-30 13:25:02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一、酷爱读书

宋太祖“严重寡言”,性格比较内向。他虽然出身行伍,但与那些缺少文化素养的纠纠武夫有所不同,他酷嗜观书,虽行军打仗,也手不释卷。听说民间有奇书,往往不惜千金购得。后周显德年间,跟随周世宗攻打淮南,有人在周世宗面前揭他的短,说:“赵匡胤攻下寿州,私自运载货物,达数车之多,都是一些贵重的东西。”

太祖赵匡胤是个什么样的人,历史上赵匡胤真的有那么厉害吗(1)

周世宗将信将疑,派遣使臣前往检查,打开所有的箱子一看,只有书籍数千卷,没有其他东西。周世宗急忙召见赵匡胤,对他说:“你刚刚做我的军事将帅,为我开辟封疆,应当努力坚甲利兵,要这么多书干什么?”

赵匡胤顿首道:“我没有奇谋上赞圣德,承蒙皇上重用为将帅,常常害怕完不成任务,因此聚书观看,为的是从中学到知识,广见闻,增智虑。”

即位后,宋太祖更喜欢读书,经常派人到史馆去借书看。兵部郎中、知制诰卢多逊担任史馆修撰、判馆事后,总是预先派人打听太祖所要借阅的书目,然后及时通读,在心中记下有关书籍的内容,等待宋太祖问询。而每当太祖问到涉及书中内容的问题时,卢多逊自然是对答如流,往往令同僚佩服不已。

宋太祖不仅自己好学不倦,还劝导文武臣僚和皇室子弟读书。赵普听从他的劝导,养成了读书的习惯,终日手不释卷。赵普在年轻时,没有多少学问,只是对吏事较为精通。做了宰相后,太祖经常劝他多读点书,否则在朝廷难以立足。赵普于是有了好学不倦的习惯,每天处理完政事回到家中,就关起门户,从书箱中取出书来,“读之竟日”。由于有了丰富的书本知识,“少习吏事”的赵普临政处事,更是如虎添翼,得心应手。

太祖赵匡胤是个什么样的人,历史上赵匡胤真的有那么厉害吗(2)

赵普去世后,家人打开箱子一看,原来是《论语》20篇,所以有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对于武臣,太祖也鼓励他们读书,他说:“今之武臣,欲尽令读书,贵知为治之道。”皇室子弟也应读书,他曾对秦王侍讲说:“帝王的后代,应当多读经书,知道历史上治乱的情况。”

太祖读书的目的十分明确,即广见闻,增智虑。劝导文武臣僚读书的目的也十分明确,就是知为治之道,知治乱大体。这两点说得具体一点,就是吸取书本上的知识以及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办事能力。

读过书后,他经常与大臣一起讨论历代王朝的治乱兴衰及其帝王君主的得失。公元974年(开宝七年)闰10月20日,监修国史薛居正等呈上新修的《五代史》150卷,第二天,宋太祖就谈出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他说:“昨观新史见梁太祖暴乱丑秽之迹,乃至如此,宜其旋被贼虐也。”

公元966年(乾德四年),太祖策试制科举人的时候,同翰林学士承旨陶谷等人一起谈到历代帝王得失问题,他说“则天,一女主耳,虽刑罚枉滥,而终不*狄仁杰,所以能享国者,良由此也。”史称宋太祖“留意听断,专事钦恤”,对御史台、大理寺等部门的官员的选择尤其严格审慎,这与太祖注意吸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有关。

太祖赵匡胤是个什么样的人,历史上赵匡胤真的有那么厉害吗(3)

他曾对御史台官员冯炳说:“我每读《汉书》,见张释之、于定国治狱,天下没有冤民,这正是我所期望于你的。”太祖曾立有一条“家法”,即不*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这条家法的出现,也是宋太祖善于吸取历史上的经验教训的结果。

宋太祖爱好读书,对书籍的搜罗和收藏非常重视。唐末五代之际,兵火战乱相继,图书散亡甚多,部分流落民间。在统一战争过程中,宋太祖对各国的图书极为珍视,想尽办法加以保护和搜罗。平蜀后得书13000卷,平江南后得书20000卷。

公元966年(乾德四年),太祖专门为搜求、征集民间藏书颁布诏令,凡是官吏、百姓献上的书籍,由史馆查看篇目,凡馆中没有的书就加以收纳。为了鼓励人们献书,规定献书人都可到学士院接受关于做官的道理的策试和询问,适合担任相应官职的,记录下姓名,然后上报太祖。

这一年,涉弼、彭干、朱载应诏献书,共计1228卷,受到奖励,赐给科名。通过向民间征集书籍,迅速丰富了国家藏书,仅史馆藏书量即很快增至8万卷。丰厚的藏书为随后大型类书的编纂准备了物质条件。

太祖读书较多,文化水平比较高,有时善于借助诗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想法。他早年四处漫游,一天,看到几个文人对着冉冉升起的太阳吟诗。听着,看着,他禁不住也吟出几句来:

太祖赵匡胤是个什么样的人,历史上赵匡胤真的有那么厉害吗(4)

首页 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