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的结局,袁枚临终说了什么

首页 > 历史 > 作者:YD1662024-05-02 03:41:58


袁枚在园子里售卖《随园全集》,一时洛阳纸贵,供不应求,还有属国琉球、高丽的诗友专程来抢购。“物侯为之倾倒,走卒识其姓名,文采风流,论者推为昭代第一人。”他跻身清代骈文八大家,和纪晓岚并称“南袁北纪”,和赵翼、张问陶并称“性灵派”三大家,和赵翼、蒋士铨并称“乾嘉三大家”

吹灭读书灯,一身都说月。他不靠不倚,凭自己的天赋和努力成就自我。

各方人士争相前来请袁枚写应酬文章,他来者不拒,给人写墓志碑记、挽联传记、寿序谀文,还办私塾收弟子,加上经营随园的丰厚收益,一年下来总可以赚几千两银子。他娶了十几房妻妾,还常常流连于青楼歌肆,年老时又收了几个女学生,卫道士骂他是“通天老狐,醉辄露尾”,他一副无所谓的态度,大方承认“袁子好味、好色、好葺屋、好游、好友、好花竹泉石、好珪璋彝尊、名人字画,又好书。”最好的人生态度是悦己,声色和情致,都是他的本真之好。


袁枚的结局,袁枚临终说了什么(9)


人最大的一悟,是知道自己是个怎样的人,应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晚年他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但他更喜欢大家叫他“山中宰相”。

小时候因为家贫无力购书,中年之后,他的生活变得优裕,便尽力搜购自己喜爱的书籍,建起了一座藏书楼取名“所好轩”。享足坐拥书城的乐趣之后,他将大部分藏书馈赠亲朋好友,又将珍贵的善本捐献给了朝廷。与其去世后子孙不知珍惜,糟蹋典籍,还不如在可以做主的时候,为这些书找到适合的主人。他的藏书之好是天成,散书之举是大义。

笔落至此,我想到朱国平先生提出的最理想的人生状态:享受人生,而不沉湎;看透人生,却不消极。都说人终会被少年不得之物困扰一生,但袁枚没有,他有置身生活之乐的安逸本真,也有随时抽离享乐的自控能力。他知道何时该努力,何时该放手。


袁枚的结局,袁枚临终说了什么(10)


(四)高寿而逝,人生无憾

65岁那一年,袁枚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畅游名山大川。那时他母亲去世三年,守孝期已过。他不能总安逸于随园一隅,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知识分子应有的志向,他满心满眼突涌出向长天大地释放自己的渴望,不允人生留下遗憾。

此番出游,袁枚的足迹遍布浙江、安徽、江西、广东、广西、湖南、福建等地,攀过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大川,也品尝了毛尖、龙井、银针、梅片、武夷茶等各地名茶。

当时有人称赞他“八十精神胜少年,登山足健踏云烟”。心情愉悦,身体自然硬朗。趁游玩之机袁枚重回沭阳,时隔几十年百姓们仍难忘他的恩德,出城三十余路,夹道欢迎。袁枚写文感动感叹:“居官而不能忘其地者,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

70岁时,他亲手植树,面对他人的不解,他写《栽树自嘲》聊以自慰:

七十犹栽树,旁人莫笑痴。

古来虽有死,好在不先知。

正因为我们无法预知死亡何时到来,所以活着的时候才应该倍感怡然快乐。他的通透达观,真令人着迷。他终于活成了自己崇拜的那个人,那个不但照亮自己的人生,还以明睿启迪他人的大智者。

他作过一副对联,就是他的自画像:“不做公卿,非无福命皆缘懒;难成仙佛,吾爱文章又恋花。”


袁枚的结局,袁枚临终说了什么(11)


他这一生,未有过暮年。葛岭花开二月天,有人来往说神仙。老夫心与游人异,不羡神仙羡少年。热夏归来听蝉,再游于北方知寒,沿途不枉为少年,活出自己的风范。把仰头月色作为潇洒的释然,把起舞日子写成诗篇,忘却所有不愉快的片段,他的心永远住着个少年。

嘉庆二年(1798年),袁枚与世长辞,享年82岁。

双脚踏翻尘世浪,一肩担尽古今愁。他这一生,饮过岁月的苦酒,听过时间的琴弦,唱过生活的悲欢,美好的事物纯真地走完,终有个结局圆满。

死亡于他并非失去生命,而是走出时间。袁枚临终时说:“千秋万世,必有知我者。”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生命是一场流浪和放逐,只是大部分的人都将自己交给了世俗,用他人既定的轨道牵绊自己前行。但总有人听清了自己心灵的声音,并按这个声音生活。这样的人,并非传说,因为他们曾踏实地行走于这个人世间。

不忧愁聚散,又何惧放胆。人间很值得,他亦未辜负过人间。

知先生者,我愿为其一。


袁枚的结局,袁枚临终说了什么(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