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一个传奇的牧歌式文人。
既不是文学界的“明灯”,也没有“大师”“泰斗”的头衔,而且小说一度不能重印,声名一度沉寂,
却获得了文学大师乃至世界的赞誉——
胡适说,沈从文是天才,是中国小说家里最有希望的。
徐志摩说,沈从文的作品,“值得读者再读三读乃至四读五读。”
巴金说,沈从文不仅有很高的才华,还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就连诺贝尔文学奖都要颁奖给他。诺贝尔文学奖终身评委马悦然说,“如果沈从文1988年5月没有去世,肯定能得奖。”
湘军时代的沈从文沈从文,字崇文,湖南凤凰人,中国的著名作家、历史学家、历史文物研究者。
因为沈从文能够舞文弄墨,军队也需要这样的“文化人”,沈从文被“湘西王”陈渠珍赏识,在他的军队里当了个类似于文秘的差事,于是,他在军队的这“五年怕人的生活”中,读了不少古书。
陈渠珍
当地人眼中的沈从文是个会有出息的人,就像沈从文自己回忆的那样:如果不离开湘西,我应当在那地方做了一个小绅士,我的太太一定是个商人的女儿,我一定做了两任县知事。
初到北平,艰难度日1923年“五四”新文化运动余波传到湘西,沈从文偶然从一个印刷工人那里得到了《改造》、《超人》等新书刊。
他忽然发现:“社会必须重造,而且这个工作得由文学开始。”
这年,沈从文得了伤寒,苦苦熬了40天,终于从死神手里捡回了一条命。可没过多少日子,沈从文的一个好友却因为与人赌气,溺水死了。自己挣脱了病魔,好友却猝然而去,一生一死,人生无常。
沈从文在水边徘徊了四天,做出了个决定:离开湘西,到北平去!要去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地方学些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初到北平的沈从文,按他自己的说法就是个乡下人:头发向上竖着,眉毛向上扬着,嘴唇抿着,一副我横竖都是要活下去的样子。但一个一文不名、举目无亲的乡下人,如何在陌生的都市里求学、立身?
好在蔡元培好似知道这样的事情,开放的北大允许年轻人自由旁听,沈从文和许多从小地方来的人成了北大的旁听生。
那时,北大旁听生比正式学生多出了好几倍。
沈从文的小公寓潮湿又冷,零下二十几度,沈从文只有一件破衣服,手足都冻肿了,还三天两头吃不上饭,没有办法,饥寒交迫的沈从文就跑到图书馆“补充营养”。
离开“湘西王”的军队,是为了寻找知识理想,刚到北平,就有人对他说,既是为了信仰而来,千万不要把信仰失去,因为,除了它,你什么也没有。
日后的沈从文时常告诫自己,可千万别忘了信仰。为了维持生计,沈从文一面旁听,一面在霉湿的小屋里没日没夜地写文章赚稿费。他叫这小屋子为“窄而霉小斋”,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大家就在这小斋里起步了。
可是只读过小学四年级的沈从文,连标点符号都会用错,投稿的结果也可想而知。后来他听说,一家刊物的编辑在某次聚会上,将他投来的十多篇文章连成长条,摊开后当众奚落:“这是某大作家的作品,随后,把文章揉成一团,丢进纸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