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这段经典的情话,是著名作家沈从文写给妻子张兆和的。
然而,沈从文和妻子张兆和的婚姻,并没有词句中描述的那般美好。实际上,这段感情从一开始就显得不那么“登对”!
初识张兆和时,沈从文年近三十,他虽然是张兆和所在的中国公学的老师,但在当时赫赫有名的中国公学里,却是毫不起眼的一个。沈从文出身低微,文化程度不高,只上过小学;虽然曾发表过数篇文章,但在文坛依旧属于脚跟不稳型……
而张兆和,出身名门,是淮军主将、两广总督署直隶总督张树声的曾孙女,其父是苏州教育家张武龄,其母陆英则出自苏州的名门望族。当年张兆和父母结婚时,曾举办过一场真正的世纪婚礼,光是抬嫁妆的队伍便从合肥市的四牌楼一直延伸到龙门巷,足足排了十条街。最要紧的是,张兆和不仅年轻貌美、气质出众,身边还环绕着一堆追求者。
张兆和
相比之下,当年的沈从文少言寡语、木讷阴郁,在张兆和面前就是一个落魄文人形象。这样的人物,自然入不了张兆和大小姐的法眼。连张兆和的二姐都取笑沈从文,说他就算在张兆和的众多追求者中排上号,大概也只能排到“青蛙十三号”。
但自古美人怕缠男,自打遇见张兆和后,沈从文就下定了“死缠烂打”的决心。沈从文擅长文墨,她的文字清丽优美,很有感染力。对于这一点,沈从文自己自然非常清楚,于是他就非常有自知之明地对张兆和展开了“情书攻略”。
“芦苇”是易折的,“磐石“是难动的,我的生命等于”芦苇“,爱你的心希望它能如”磐石“。
就这样,在此后的整整四年里,沈从文不论风霜雨雪,每天坚持给张兆和写情书,一天不落。但这听起来让人动容的浪漫行动,在当时年仅十八岁的张兆和眼里,却是让她“不胜其烦”的存在。
这也难怪,当时作为笑话的张兆和,追求者何其多,每天得收到多少情书,对于这种“攻势”,张兆和见的实在太多了。但张兆和与别的追求者毕竟不一样,他是张兆和的老师啊!
于是,年幼的张兆和面对老师的热恋,最后只得采取“沉默”的应对方式。在张兆和眼里,这大概是最好的拒绝方式了,一直等不到回应,久了,老师自然会退却了吧。事实证明,张兆和对自己的老师显然缺乏了解,在沈从文眼里:沉默=默许,于是,面对张兆和的沉默,沈从文的情书越发炽热。他始终相信,自己能用才华打动美人。
沈从文与张兆和
就这样,沈从文带着满腔的激情与韧劲,坚持不懈写情书,写到激动处还直言如果兆和不答应就要自*云云。面对这样一个如火的追求者,张兆和终于不胜其烦了,她怒气冲冲地纂着沈从文写给她的情书,径直跑到了校长胡适的办公室。
“我不仅爱你的灵魂,我也要你的肉体。”张兆和指着情书上的这行字请胡适给她做主,天晓得,胡适看了这个被张兆和视为“侮辱”的字句后,竟温和而诚恳地对她说:我劝你嫁给他!
然后,胡适校长像一个“媒婆”一般开始讲起沈从文的好来:沈从文是个天才,是中国小说家中最有希望的,而且是个好人。张兆和虽然还是学生,但她毕竟见过世面,根本不吃这套,她立马干脆而坚决地表示沈从文根本不是自己喜欢的类型。
这下胡适急了,他大声对张兆和说:“你要知道,沈从文是在顽固地爱着你啊!”而张兆和也大声地对校长说:“我也是顽固地不爱他啊!”
这一次,胡适虽然让姑娘怼得哑口无言后,但他没有放弃劝说。一逮着机会,胡适就苦口婆心地劝张兆和:“你只要给一点点爱,就能够拯救他的灵魂,更何况他那么有才华。你为什么不肯做做善事呢?”
面对胡适的“强劝”、家人的助攻和沈从文的执著,四年后,张兆和在日记中写道:
“他到如此地步,还处处为我着想,我虽不觉得他可爱,但这一片心肠总是可怜可敬的了。”
也是从这以后,张兆和终于被沈从文感动了。
1932年沈从文给张允和写信:如爸爸同意,就早点让我知道,让我这个乡下人喝杯甜酒吧!张允和代沈从文提亲,张父应允。张允和给在青岛的沈从文发电报,只有一个字:允。张兆和怕沈从文不懂,又补发一封:沈从文乡下人喝杯甜酒吧!据说这是中国第一封白话文电报。
自此,在历经长达数年的情书攻略后,沈从文终于抱得美人归。1933年沈从文张兆和在北京结婚,沈从文成了著名“合肥四姐妹”的女婿之一。沈从文以为,今生的幸福,从这一刻起就到手了。其实不止是沈从文,当时的世人都觉得,能迎娶合肥四姐妹,乃是人生幸福的开端。著名文化大家叶圣陶曾经就说过:“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合肥四姐妹),谁娶了他们都会幸福一辈子。”
合肥四姐妹合影
但幸福,从来不是谁“以为”就可以获得的。婚姻的幸福,需要很多基础,而“彼此相爱”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基础。婚后,短暂甜蜜后,由于两人成长背景的的巨大差异,在柴米油盐的打磨下,两人的矛盾越来越多。
张兆和不明白沈从文为什么那么好面子,打肿脸充胖子为朋友花钱,结果弄得自家生活拮据。她也不明白他为什么要倾家荡产地收藏古董瓷器,她甚至会在书信中很严厉地批评他:“你瞧你,每次这个字都写错,我跟你说了多少次了。”
所以,婚后沈从文虽以兆和为原型,创作了许多经典文学作品,如《边城》《三三》等,但却怎么也阻止不了两人感情的消散。沈从文终究爱张兆和更多,对于这更多的爱,张兆和却并不觉得幸福。道理很简单,如果我不爱你,你再怎样,于我也是不稀罕。
1935年,沈从文在总理府意外认识了一个叫高青子的女青年,她是沈从文的粉丝,还把自己打扮成沈从文喜欢的样子,很快沈从文就与这名妙龄女子走得很近。张兆和知晓他们的暧昧关系后,一气之下,回到安徽娘家,不管沈从文怎样写信,也不肯原谅。这是他们第一次大的裂痕。
性格不合,生活矛盾,加上这次的“疑似外遇”,两人此后的关系便一直处于“焦灼”状态。抗战爆发后,沈从文随学校转战西南联大,张兆和却决定留在北京。
两地分居的日子里,沈从文思念妻子,于是又开始一封封书信地“攻略”妻子。但没想,这次,情书却慢慢变了味儿。一开始,沈从文在这头诉说着相思,他试图用这种方式劝说妻子带着孩子南下和他一起生活。但张兆和在回信中,却指责沈从文过去生活奢侈,不知节俭,弄得现在生活很狼狈。
看到妻子对自己的相思不仅无动于衷,还“报”以指责,沈从文再回信时,忍不住发怒了,在这种情况下,张兆和才带着儿女南下。
新时期,沈从文的作品被批为“桃红色文艺”后,沈从文固执地不肯改变。而张兆和却迅速穿上列宁服,开始融入新时代。
这种分歧,更加加速了两人感情的恶化。此后的沈从文和张兆和便很少在一起了,两人都在北京,却住在两处。沈从文每天吃了饭便走,儿女满室,竟然也没几句话。
张兆和与沈从文及子女合影
1966年,特殊年月里,沈从文与张兆和被下放到不同的地方改造。这时期,沈从文又开始坚持给张兆和写情书。但依旧和最初一样,他几乎没有收到过张兆和的回信。当沈从文唯一一次收到一封张兆和的回信时,沈从文竟激动地哭了。
在这漫长的婚姻生涯里,沈从文始终爱着张兆和,只是,或许他的方式,并不是张兆和最想要的。1988年,沈从文带着对张兆和的痴恋离开了她。
张兆和思及往事,写道:“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
2003年,张兆和也离开了人世,死前她已经认不出沈从文的照片了,只是觉得极其眼熟。对于这个沈从文,张兆和是爱还是不爱,或许她自己也没有答案!
可以肯定的是,在这段被“强行撮合”的婚姻里,没有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