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记载: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弟子皆已惮籍矣。
请注意这个“惮”字。项羽长得人高马大,而且天生神力、才气过人。按理说,一个人有这么多优点,应该广受欢迎才对,但是所有江东子弟对他是什么态度呢:皆惮之。
惮的意思就是怕。
也就是说江东子弟都怕他。一个人为什么让人怕?是他太强?太狠?还是太坏?
一个人如果心地善良,为人仗义讲道理,他越强大、越优秀,越会受到别人的尊敬、爱戴、欣赏或者敬畏,项羽却只是让人怕,隐藏在怕后面的则是厌恶。
说明项羽在未发迹的时候和人相处表现出的是霸道、蛮横、不讲理,虽然没人敢惹他,但是不得人心。
项羽的这种蛮横、霸道的风格贯彻了他一生。
不久,陈涉起义,揭开了反秦的序幕,项梁在这种大趋势下也造起了反,在吴中举兵反秦。项梁刚刚起兵的时候,见侄子项羽很能打,就任命项羽为裨将,也就是副将,独立领一只军队别攻襄城。
因为项梁家族世世代代为楚国的将军,很多人冲着楚国贵族之后的名头加入了项梁集团,比如东阳令史陈婴就带了两万兵马。除此之外,还有黥布、蒲将军等等,这些人相当于带资入伙了。
很快,项梁集团就扩充到了六七万人马,在范增的建议下,项梁集团拥立楚怀王之孙熊心为楚王,在众多军头的拥护下成立了新生的楚国。
所谓的新楚国,其实就相当于军头联合体,项梁是大*,英布、吕臣、陈婴、蒲将军等各自带兵入伙的军头则是小*。
项羽呢,则是项梁手下的一个小偏将,他是无法和英布、吕臣等人平起平坐的,只能和刘邦共领一支偏师。
哪怕是在项氏家族内部,项羽的地位也不算突出,他其实就是项梁的一个侄子,莫说比不上项梁的亲儿子,就连项伯也是项羽的叔叔辈。
所以,早期的项羽,混的真的挺一般,不过是一个小偏将,还是人人厌恶的那种。
以下犯上,兵变夺权项梁在接连打了几场胜仗之后,觉得秦国也没有多了不起,脸上日显骄色,结果被章邯在定陶打败,自己也战死沙场。
章邯打败了项梁,觉得楚地兵马不用担心,便掉头北上攻打找国。此时的刘邦和项羽正在外边并肩作战,听说项梁战死,于是赶紧回撤,在彭城扎营。
项梁战死后,楚怀王熊心把都城迁到彭城,趁机收拢诸将的兵权,名正言顺地收了项羽、吕臣的部队,执掌了楚国的兵权。
同时,楚怀王提拔吕臣为司徒、提拔项伯为左尹,封赏刘邦为武安侯、项羽为长安侯等等。
随后,楚怀王组建了一支军队北上救赵,任命宋义为上将军,统领全军。
楚怀王为何会赏识宋义呢?之前在项梁接连打胜仗逐渐骄傲的时候,宋义看出了危险,劝谏项梁:“战胜而骄卒惰者败。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为君畏之。”结果项梁没有听,反而派宋义出使齐国。
宋义在路上遇到齐国的使者高陵君,对他说:“你是去见武信君(项梁)吗?你最好慢点走,走得慢就能免死,走得快有祸害。”
结果真让他预见了,项梁果真战死。
高陵君见到怀王之后,说起了这件事,话说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此时的怀王正是需要能够带兵打仗的人。之后召见宋义,和他交谈一番后十分高兴,干脆就把宋义任命为上将军,统领诸将北上救赵。
除此之外,还有两路兵马,一路是派遣刘邦率军西进入关灭秦,另一路是派遣共敖南下进入汉江,夺取旧都。
并且与诸将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
一开始,项羽想和刘邦一路西进入关,但是怀王的那些老臣认为项羽为人剽悍滑贼,不让他去。项羽被任命为北路楚军的次将,北上救赵。
当大军行至安阳的时候,宋义却按兵不动,在安阳停留了四十六天,项羽劝宋义赶快北上,被宋义拒绝:“论披坚执锐,我不如你,论坐而运策,你不如我。”
结果在一次早会的时候,项羽在帐中砍了宋义的头,污蔑宋义谋反,其他将领惧怕项羽的淫威,都不敢说话,只好共同立项羽为假上将军。
项羽派人报命怀王,怀王只好立项羽为上将军,统领诸将。
靠着兵变,项羽正式上位了,成了北路楚军的上将军。
这其实已经相当于造反了,以下克上不是造反是什么呢?有人说,谁叫宋义不北上救赵呢?活该被*。
但是,宋义徒留安阳四十六日,这么长的时间,楚怀王难道不知道吗?宋义在安阳停留以坐山观虎斗,肯定是得到了怀王的认可的,不然怀王一定会派使者责任宋义。
何况,作为一军之统帅,岂是下属说*就*的?面对这种形同谋反的事情,怀王如果宣布项羽为叛逆,楚国内部立时就会内乱。
为了顾全大局,楚怀王还是任命了项羽为上将军,继续北上救赵。
但是,此时项羽的反骨已经暴露无疑,今天敢*怀王亲自任命的上将军,明天羽翼丰满的时候就敢*怀王。
分封天下,是一场集体造反项羽夺得兵权之后,带兵北上救赵,巨鹿一战大破秦军,威震天下,之后顺利进入关中。但是在入关之前,项羽发现函谷关已有士兵把守,是刘邦先进入了关中。
项羽因此大怒。
项羽为何会大怒呢?因为按照怀王之约,先入定关中者为王,刘邦先进去了,理应成为关中王,而项羽是后进去的,无法封王。
项羽无法封王,不封王就无法和其他诸侯王平起平坐,只能回去给楚怀王熊心当臣子,项羽是无法接受的。
在章邯投降之时,项羽就封他为雍王,封地在关中,后来项羽又在新安坑*了二十万秦卒,就表明项羽不会留在关中。
于是项羽没过多久便引兵向西,进入咸阳城大肆烧*掳掠,掠夺关中财富。
项羽引兵西屠咸阳,*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
项羽为啥要这么做?一是为了复仇,二是为了削弱关中,三是为了收买诸侯军和北路楚军。
北路楚军是楚国的主力军,由楚怀王熊心和楚国朝廷倾心组建,军中有大量的楚国贵族和士人,并不属于项羽的私人军队。
项羽放纵士兵烧*掳掠,目的就是收买部队,为之后的造反做准备。
此外,项羽还派人给楚怀王递话,想改变之前的约定,结果怀王硬气地回了两个字:如约。
项羽见目的未能得逞,来了一招分封天下,他联合各路诸侯共同尊怀王为义帝,然后以义帝的名义封王。
所谓分封天下的本质其实就是一场集体造反,他勾结楚国诸将和列国诸将,驱逐旧主,自立为王。
当时的陈馀看出了这件事的本质,他说,尽王诸将善地,徙故王恶地。也就是说,原本这么带兵的将军把好的地盘自己占到称王,把原来的王赶到偏僻贫瘠的地方去了。
原来的楚国被一分为四,项羽得了最大的一块地方,独得九郡,自封西楚霸王,共敖为临江王、英布为九江王、吴芮为衡山王。
项羽为什么要分封天下?因为这个天下原本就不是他的,项羽这是在夺取别人的东西,是在造反。
项籍分封前,天下之地,楚地是楚王熊心的、齐地是齐王田巿的、赵地是赵王赵歇的、燕地是燕王韩广的、韩地是韩王韩成的、魏地是魏王魏豹的、秦地按照怀王之约应该属于刘邦的,没有哪块地是项籍的,通过造反,他才由一个上将军成为天下最强的王。
仅仅一年多的时间,项羽就由人人厌恶的小偏将成为了天下最强的诸侯王,之后项羽派人*了义帝,彻底背上弑君的罪名。
但是,其真实面目就是一个天生反骨的反贼,这种面目被人看清之后遭到了各路诸侯的联合绞*,逼得项羽在乌江自刎。
项羽死后,刘邦以鲁公礼的身份将项羽下葬,鲁公,也就是鲁地的县令,这是楚怀王封给项羽的官职。
也就是说,项羽死了之后,刘邦根本不承认项羽的西楚霸王的身份,只当他是弑君的逆贼。
这是刘邦对项羽最后的鄙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