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炒米视角
顺治18年(1661年),44岁的于成龙踏入仕途,从一个七品的广西罗城知县起步,靠自己的不怨天不尤人、苦干加实*努力,用了20年时间,仕途内三次被上司赏识并举“卓异”,最终官至从一品的两江总督加兵部尚书衔。深受百姓拥戴,被康熙赞誉为“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身上的优点值得后人学习。
于成龙没有仕途背景,家境普通,天资也很一般。
于成龙出生于山西永宁(吕梁)。于成龙的家庭是属于世宦没落家庭,虽然高祖于坦曾在明朝官至巡抚,然而到了父亲于时煌这辈,家道已然中落。明末清初,晋商逐步发迹,很多山西子弟开始了波澜壮阔的从商之路。然而于成龙仍然是受这严格的家教,是要以读书为己任的。
然而于成龙在明末的科举之路却颇为不顺。在有明一朝,北方仕子想通过考功名成功,实属艰难。明初的“南北榜”事件,导致了明王朝不得不对科举中举名额进行了再分配。即便如此,明朝的大部分翰林仍然出自南方。即便到了明崇祯12年(1639年),22岁的于成龙参加乡试,也只考取了个副榜贡生。加之明末的各种乱象,于成龙一直没有能够踏足仕途。
直到清顺治8年(1651年),35岁的于成龙还是没有在乡试中考中正榜。所以于成龙在读书上的实际资质这里就不表了。(虽然他是个著名的大清官,但在这里应该实事求是。)后来由于于成龙的长兄于化龙早逝,父亲于时煌年老体弱需要人照顾,于成龙需要担起家庭的重担,也就干脆没再参加乡试了。
于成龙属于“大器晚成”型人才,他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仕途路线,用了7年时间扎根基层“苦干加实干”,获得了仕途中第一个“卓异”。
然而机会还是再一次眷顾了于成龙。顺治18年(1661年)于成龙以贡生的身份参加了官员选拔考试,最终被任命为罗城知县。而此时于成龙的父亲也已经过世了。于成龙在44岁这年迎来了一个正7品知县职位的机会。
但是罗城是广西北部的偏远且穷困的一个少数民族混居的县,和当年王阳明的龙场有得一比。而王阳明去龙场的时候,还算年轻。而于成龙已经44岁了。于成龙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如果不去,就几乎再也没有机会踏足仕途了;但是去可能就要在那里终老了。然而于成龙最终决定,不顾亲友的劝阻,别妻离子,踏上行程。
到了罗城后,比流放都惨。于成龙艰苦到只得在关帝庙里办公,由于于成龙的一个随从身染瘴气而亡,其他随从纷纷离于成龙,使得于成龙成了一个光杆司令。但是于成龙面对如此绝境,于成龙并没有逃跑,更没有心灰意冷,而是迎难而上,立志改变罗城面貌。
于成龙用了7年的时间。人生有几个7年?更何况是44岁以后的7年?于成龙先用了3年时间,采取“治乱世,用重典”的方法,实行“保甲制度”。使得罗城的社会治安稳定下来,然后开始开足马力发展经济。于成龙在任7年,社会秩序井然,民生大为改善,罗城多次被表彰成为广西的模范县。
于成龙再接再励,继续保持“苦干加实干”的精神,又用了6年时间,获得了仕途中的第2个“卓异”。
康熙6年(1667年),由于突出的政绩,于成龙被两广总督金光祖举荐为广西省唯一“卓异”,并升任四川合州(重庆合川)知州。合州不但桃片有名,更有名的是钓鱼城,当年蒙古大汗蒙哥就是死在钓鱼城下。而于成龙担任合州知州的时候,正逢合州受到战乱影响,民生凋弊,百姓可谓苦不堪言。于成龙用了2年的时间,大力革旧布新,出台朝廷出资借给百姓耕牛和种子,鼓励百姓垦荒,奖励农耕。很快就出现了合州人口骤增,田地开辟,社会经济得到发展的局面。
由于于成龙在合州任上的出色表现,康熙8年(1669年)于成龙又被提拔为湖北黄州府(黄冈)同知,同知是知府的副职,官阶为正5品,于成龙踏足仕途9年,3个岗位,升了3级。在黄州府同知期间,于成龙主要负责社会治安工作,他凡是亲力亲为,扎根于麻城,亲自到民间访问调查,取得一手资料,破获了许多大案,稳定了黄州府的治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