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美丽的诗句,被席慕容写进日记里,记录着那段留学岁月的青涩往事和纯真的情感。
她得到了一件非常珍贵的礼物暖男刘海北不乏追求者,他身上散发出的魅力,自然也被别的女生捕捉到,其中有两个女生也是芳心大动。她们主动接近刘海北,对刘海北表示着关心。
可刘海北独具慧眼,他心仪的人是心地同样善良性格直爽的席慕容。蒙古王族出身的席慕容,骨子里自带几分贵气,落落大方,从不扭捏作态,这让刘海北很看好她。
而让他们将那层隔在两人之间朦胧的纱掀开而确立恋爱关系的,竟是席慕容的一碗粥。
那是一个周末,空气里仿佛都充满着浪漫的气息。席慕容又来到了中国留学生中心,却看到刘海北无精打采地躺在床上,她急忙上前询问,才知道刘海感冒了。
席慕容关切地问道:“吃过饭了吗?”刘海北答:“没有胃口。”
席慕容闻言,就跑去他们厨房,找到一个小锅,又找到米,为刘海北熬了一锅热腾腾的粥。
刘海北吃着席慕容为他熬的粥,很是感动,感冒也好了一大半。
而席慕容为刘海北熬粥的事儿,也成了留学生宿舍里尽人皆知的事情,大家都羡慕刘海北。“有人为你立黄昏,有人问你粥可温。”大抵就是这样吧。
总之,刘海北被席慕容的一碗粥感动得一塌糊涂,心中更加认定自己的另一半非席慕容莫属,当然,这里头自然也包含着刘海北对席慕容的爱,因为有爱,才心甘情愿地被俘获。
1968年春天,两人准备结婚,他们携手走在布鲁塞尔大街上,去为他们的婚礼买两枚结婚戒指。他们在一家小店里挑了两只银色和金的戒指,高高兴兴地买下来。
布鲁塞尔
刘海北为没能给席慕容买贵重的戒指而流露出愧疚之意,席慕容却并不在意:
“我得到了一样非常珍贵的事物,就是一个忠厚诚实的男孩子给我的一份真挚的爱,这才是真正值得欢喜的事。一个戒指是铁的,银的,还是钻石的,都没有关系,一点都没有分别。”
他们高高兴兴地交换戒指戴在手上,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婚后的生活简朴而又浪漫,刘海北这个地地道道的理科生,在席慕容这个具有浓厚艺术细胞的妻子的带动下,艺术情怀大增。
新婚后的那些周末或者假日,两人总是相携着去看一场电影,然后在街头小巷里闲逛,买一些零食带回家,坐在灯下边吃边聊。
春天的时候,两人去荷兰看盛开的郁金香,那满野的香气浸润心脾,连他们的爱情都浸润着花香;夏天,两人去湖边或者山上野炊,像两个大孩子一样为一顿可口的野餐而欢呼不已;秋天,两人去落叶铺满小径的森林里散步,捡拾一些奇特的叶子回来钉在墙上,他们说这是秋天住在了他们家里;冬天,雪花飘飘,他们哪儿也不去,在屋子里生起火来,他在桌前写实验报告,她在炉子前作画或者缝补衣裳。
席慕容的画作或者诗歌,刘海北总是做第一个观者和读者,他诚恳地说出内心的感受,而她总是歪着头微笑着看着他,诚恳地接受或者与之探讨。
我是你生生世世温柔的妻1970年春天,两人在欧洲的学业结束了,都想回到台湾,他们太想念故乡了,在外漂泊的日子,虽有两人互相依靠,但两人都觉得,根,还是在祖国。
长辈们很希望他们在国外发展,但两人很是坚持,一封封家书终于让长辈们缴械投降。牵手走在布鲁塞尔大街上,他们激动地欢呼,向注视他们的人大声说:“我们要回家了。”
告别了曾留着他们美好回忆的布鲁塞尔,两人回到了台湾,他们并没有在繁华的闹市区择屋而居,而是在乡下住了整整十年。从小到大,不停漂泊,总是在梦中回家的席慕容,终于有了安抚自己灵魂的家。
席慕容在生大女儿时难产,她用尽力气生下孩子后,昏迷了过去,迷蒙中,感觉到一副有力的臂弯正紧紧地拥抱着她,那么熟悉,那么温暖。她睁开眼,看到刘海北正抱着她,流着泪轻唤着她的名字,在她耳边喃喃着:“再也不生了,再也不生了。”那一刻,她感觉所有的付出和辛苦都值得。
后来,看到大女儿实在太孤单了,家里也实在缺乏小孩子的气息,席慕容不顾刘海北的劝阻,又生了个儿子。生儿子的时候,刘海北从头到尾都紧攥着拳头,额头上不停地渗出汗来,他太紧张了。直到孩子平安落地,他才如释重负。
乡下的日子过得宁静而温馨,他们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家”,他们要让孩子们的童年成为一生都在追忆的美好过往。
席慕容
他们在房前屋后种上很多槭树和枫树,春天时,满眼绿意,深秋时,一片火红。白天时,孩子们在清脆的鸟鸣声中醒来,鸟语花香装点着他们的生活,山林溪水是孩子们童年的玩伴。乡居生活,给了孩子们一个不一样的童年,每每谈起,都会令同学们羡慕和惊叹。
他们会带孩子们到林子里玩耍,在小溪边驻足,捉萤火虫,跟小溪流赛跑,捡拾美丽的树叶;也会在孩子们熟睡之后,牵着手到林子里散步,边走边谈谈孩子、谈谈柴米油盐,也谈谈诗。或者放下一切,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带着孩子们直上阿里山,或者奔去日月潭住几天……
彼此间的那份默契和温情,在春夏秋冬光阴的流转中,日益加深。内心安宁的席慕容,终于不再被失眠困扰,可以在刘海北亲手做的饭菜的香味里醒来。
虽说席慕容是用一锅粥俘虏了刘海北的心,但其实她对做饭并不拿手。她的那双手在调制的颜料下能描摹出五颜六色的风景,能用清新淡雅的句子写出打动人心的诗歌,却做不出让孩子们可以大快朵颐的食物。
女儿读小学的时候,有一天放学回家一推开家门没头没脑蹦出一句:
“以后,我做了妈妈,一定不是这样,我要学做很多的蒸笼包子、饺子、发糕,让我的孩子一放学回家就可以吃到那些白白胖胖的又香香的点心,这样他们就会有很幸福的感觉。”
女儿说这些话的时候,眼里对那些美味充满了憧憬。
这让席慕容有些不知所措,甚至内心里充满了罪恶感,觉得自己真的不是一个称职的妈妈,不能给孩子们做出香甜可口的饭食,让孩子们在味蕾得到满足的时候,也同时得到一种幸福感。而这时候,刘海北毫不犹豫地站出来维护她:
“可是,要有一个像*妈一样的妈妈也不简单啊!你想,有谁家的妈妈可以一高兴就开车带你直上阿里山?横贯公路?而且一去就玩个几天不回家的呢?”
有夫如此,夫复何求!席慕容一边满意着刘海北对她的理解,一边着手学做饭菜。她觉得蒸笼那些玩意儿学问太深,她碰不得,于是,就叫刘海北赶紧买来烤箱,照着食谱按着比例做了平生第一个大蛋糕,结果,那叫做“蛋糕”的东西着实把她自己吓了一跳。又连着做了八个,终于像点样子了,女儿却礼貌性地告诉她,已经很饱了,明天再吃可以吗?席慕容很是气馁。
后来,厨房这块阵地,还是交给刘海北来守。每天早晨,刘海北总是比席慕容早起来,为全家人做早饭。
孩子们稚嫩的歌声伴着鸟鸣响起来,刘海北悄声对孩子们说:“小声一点,妈妈正在睡觉。”席慕容翻个身,懒在床上不愿起来。
这个世上最美好的事儿,不过是有一个懂你的人,他在点滴的生活中都带给你感动和回味。
“我只能来这世上一次
所以,请再给我一个美丽的名字
好让他能在夜里低唤我
在奔驰的岁月里
永远记得我们曾经相爱的事”
席慕容在诗中这样写道,爱情的甜蜜溢满诗里行间。
席慕容和刘海北
在他人眼里刘海北是席慕容身后的那个人,当席慕容写诗出名后,一些人开始尊称他为“席先生”,刘海北总是微笑着纠正道:“敝姓刘”。对这个小插曲,刘海北还写了篇文章《家有名妻》,他说,当初看上席慕容,最放心的是,她不出名的可能性很大。
“我已经有了九成半的把握,她不会凶。可是她会不会出名呢?于是他心中一盘算,她是学绘画的,环顾世界各国,看画的人口毕竟有限,要想靠画出名谈何容易,于是下定决心,非她莫娶。”
幽默的笔调中,夫妻和谐之情尽显。这个作画或许不会出名的妻子,没想到作诗出了名。刘海北自嘲道:
“身为一个大男人,多少有点沙文主义者,要想把这件事处之泰然,非要有很高的涵养才行。”
事实上,刘海北做到了。
早在1985年3月的时候,席慕容和刘海北合著的《同心集》出版,2006年的时候,二人合著的《同心新集》出版。可见,刘海北也是有一定的文字功夫的,他在书中记录着岁月中的点点滴滴,道出了家有名妻的心情,以及家有名妻也并不是件坏事,幽默流畅,兴味十足,处处都流露出对拥有“名妻”的家庭生活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