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史*载,周太王有三个儿子,长子泰伯(又太伯),次子仲雍,少子季历,其中季历娶太任氏为妻,太任临产之前,一只红鸟衔丹书而来,停放在产房门口,书上预言即将出生的孩子将复兴周族、取代商朝。
姬昌降生之后,周太王另眼相看,赞叹“我的后代当有成大事者,大概就是昌吧?”周太王之心昭然若揭,想要传位少子季历,为了周族大业,泰伯与仲雍带着族人东奔千里,来到了江苏无锡一带,建立了后来的春秋吴国。
泰伯不惜千里奔吴,以示让位之心,又在东南一带建立政权,策应周太王的“剪商”大略,道德水平之高令人叹为观止,以至孔子怒赞:“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这一记载的确感人,但细看之下又明显不太可信:首先是红鸟衔书,应该是季历伪造,目的是夺取王位,生男孩就拿出来,生女孩就藏着;其次是千里奔吴,从宝鸡到无锡直线距离将近三千里,三千年前几乎不可能做到,而且泰伯发扬高尚精神,跑到周国领土之外即可,非得跑到苏南就谦虚过头了。
学者还指出两个细节:一是《史记》中的吴国君主世系,前五位分别为泰伯、仲雍、季简、叔达、周章,充满华夏文化气息,但之后名字是熊遂、柯相、强鸠夷、余桥疑吾、柯卢等,充满蛮夷文化气息;二是考古发现西周吴国古墓,没有一座是周式墓葬,全都是土墩式墓葬,除非泰伯奔吴之后将族人丧葬观点都改了,但这基本不可能。
学者王明珂认为,吴国寿梦时期,或对华夏文化心生仰慕,或是为了融入华夏,于是派大臣季札访问中原诸国,给吴国编造一个华夏身份——泰伯奔吴,就此吴国有了一位“至德”的祖先。也就是说,泰伯奔吴是一个华夏谱系的完美谎言,吴国、中原诸国等合力编造出来的。
那么,泰伯奔吴真的是一个谎言吗?笔者认为,中原人才辈出,未必没有了解泰伯奔吴之人,又未必没有了解吴国起源之人,如果泰伯奔吴纯属虚构,必然很难骗过包括孔子在内的所有人,因此不能武断的说泰伯奔吴是一个华夏谱系的谎言。果然,上世纪五十年代,在江苏镇江出土了一件西周青铜器,揭示泰伯奔吴应该另有隐情。
1954年,镇江市大港镇还俗和尚福贵,在村长聂长保家耕地打工时,挖出了一批青铜器,引起了村民围观,聂长保的儿子为了检验质地,随便检岀了一件,一锄头打得粉碎,没想到的是,被打碎的就是这批青铜器中唯一有铭文的《宜侯夨(ze)簋》。由于被打碎了,碎片没有全部回收,丢失了不少铭文。后来,尽管专家极力修补,还是未能补全,成为永久的遗憾,现收藏在位于北京的中国博物馆。
所谓“宜侯夨簋”,宜是地名,是目前镇江可考的最早的地名,侯是爵名,“夨”是“宜侯夨簋”作者的名字,簋就是一种盛食器。器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0余字,讲述周康王册封“夨”为宜侯,并赏赐鬯、瓒、弓、箭、土地、庶人等,宜侯为纪念父亲虞公作器,铭文如下:
惟四月辰在丁未,王省武王、成王伐商图,遂省东或(国)图。宜侯夨簋铭文王卜于宜口土南。王令虞侯夨曰:〔迁侯於宜。锡〔〕鬯一卣、商瓒一口,彤弓一,彤矢百,旅弓十,旅矢千。锡土:厥川三百……,厥……百又……,厥宅邑三十又五,〔厥〕……百又四十。锡在宜王人〔十〕又七裏。锡奠七伯,厥〔庐〕〔千〕又五十夫。锡宜庶人六百又……六夫。宜侯大扬王休,作虞公父丁尊。
周康王在审视了东国之地图之后,把虞候转封在宜。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后,顺势攻打东夷淮夷,摧毁了很多地方势力,不过史书上并未记载周天子在淮河以东册封过诸侯,“宜侯夨簋”的出土证实曾有周人转封于长江下游,目的是周天子为了控制这一地区。
郭沫若等顶尖学者指出,这一次赏赐级别超高,乃至赏赐数量超过了立功无数、诸侯之长的晋文公,说明被封者身份很高,与周天子关系非常亲近。
问题在于,“宜侯夨簋”与泰伯奔吴、吴国会有什么关系呢?
首先看地名,“宜”字始于甲骨文(见下图),像砧板上放着两块肉的样子,本义是菜肴,后来被引申为其他用途,其中之一是地名。在距离镇江大港镇120公里之处,就是紫砂壶故乡无锡宜兴,而宜兴就位于太湖之畔,据说宜兴之前叫“义兴”,因为避讳赵光义而改为“宜兴”。《吴太伯世家》记载是“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其他一些史书上记载泰伯来到太湖之畔无锡,如今无锡鸿山(古称皇山)还有泰伯墓,大港镇到泰伯墓大约120公里。镇江大港镇、宜侯、宜兴、太湖之畔、无锡、泰伯墓........这一连串信息有没有关联?如果说一点关系都没有,想必很难让人信服,但如果说有关系,其中又的确存在太多未解之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