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3000多年前,据《史记》记载,泰伯、仲雍兄弟从岐山来到江南,建立了“句吴”(音读勾吴)部落,也就是“句吴”古国的前身,对江南进行了最初的开发。不过,对于“泰伯奔吴”的真实性,以及古吴国究竟从何而来,学术界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最近,由无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宝山率领团队编纂的《无锡梅里遗址考古报告》正式出版,报告公布了梅里古镇二期工地考古重大发现,为研究“泰伯奔吴”提供了实物线索。
这类遗址在本地区是首次发现
“泰伯奔吴”的故事为很多人所熟知。《史记》中载有三十世家,泰伯位列“第一世家”。据载,商朝末期,黄帝后裔的古公亶父率部族迁到周原(今陕西岐山一带)定居下来。他有三个儿子泰伯、仲雍、季历。按传统规制,应长子继位,但古公亶父想把首领之位传给三子季历,因季历有一个优秀的儿子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
泰伯、仲雍看出了父亲的心思,于是两人悄悄离开家乡,来到江南,并建立了自己的部落“句吴”。“于是泰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泰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荆蛮义之,从而归之千余家,立为吴泰伯。”
泰伯最终的落脚地在哪里呢?据东汉《吴越春秋》记载,“泰伯祖卒葬于梅里平墟”,唐《史记正义》也有记述:“泰伯居梅里平墟,在无锡东南三十里是也”。许多学者认为泰伯落脚的梅里就是今梅村街道一带,但这个片区考古实证不多,而梅里遗址的发掘则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据刘宝山介绍,2018年夏天,无锡市新吴区梅村街道正在推进梅里古镇二期建设工程,清理完伯渎河两岸的建筑垃圾和硬化地表之后,突然发现了大量陶片。新吴区文化文物部门及时联系无锡市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研究所,专家经现场勘察后认为这里最初应该是一处商周时期的居住遗址。2018年—2019年,考古队对梅里古镇二期工地进行全面考古调查和勘探,零星分布的商周时期灰坑、灰沟等遗迹陆续发现,确定梅里遗址主要分布在泰伯庙和新友路之间伯渎河两岸区域,面积达6万余平方米。
项目现场负责人、无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永军,向记者展示了两年来的考古成果:遗址前后两次发掘面积1630平方米,共清理早期灰坑、灰沟等遗迹100余处,出土了大量的印纹硬陶、软陶、夹砂陶和原始瓷片,主要器型有罐、豆、盘、鼎、釜等,主要纹饰有绳纹、梯格纹、弦纹、网格纹、波折纹、云雷纹、叶脉纹、席纹等。
从器型和纹饰上看,部分陶片具有明显的马桥文化晚期特征,部分陶片具有湖熟文化特征。遗址时代跨度为商代晚期至春秋时期,文化因素兼具马桥文化和湖熟文化,其中还有部分中原文化因素,该类型遗址在本地区尚属首次发现。
“马桥文化、湖熟文化,都属于本地文化,说明本地多种文化在此交流融合。部分中原文化因素,说明当时中原文化已经影响到江南一带。”李永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