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文觉墓出土骑马击鼓俑
△宇文觉墓出土武士俑
△宇文觉墓出土四系瓶
2022年,在配合西安咸阳机场三期扩建项目供油工程机场油库建设项目中,发掘了北贺村北周墓(静陵)。该墓葬南北水平总长56.84、墓室底距地表深10米;墓道长29.84、宽约1.5米;天井4个,均为长方形,尺寸一致,长3.4、宽约1.5米;甬道进深2.4、宽1.48米,砖封门位于甬道中部,盗扰后仅存西部。
墓室顶部应为较平的穹窿状,平面近方形,底部以灰色、红色的条砖错缝平铺。南北长3.2~3.6、东西宽3.3~3.4米,直壁高1.38米,四壁残存很薄的白灰面,底部有红色宽边栏,白灰面直接涂绘于生土墓壁上,脱落严重。
在墓室西北部填土内清理出大量料珠、玉块残块,东北部出土鎏金铜剑首,推测原有佩剑、玉组佩随葬。在墓室北部填土内有木屑、人骨,判断葬具为木棺,横置在北壁下。墓葬内出土随葬器物以各类陶俑为主,墓志置于墓室入口东侧。
微量元素分析发现北周武帝英年早逝死因
原来是长期服食丹药导致慢性砷中毒
北周武帝宇文邕(公元543至578年)在位期间,大举实行军政改革,统一中国北方,促进民族融合,对后续历史进程产生深远影响。公元578年,年仅36岁的北周武帝突发恶疾、英年早逝,其死因一直备受关注。
对武帝遗骸样本中33种微量元素进行分析后,团队发现,其体内砷(As)、硼(B)、锑(Sb)的含量显著高于同时期古代平民和贵族的平均水平。“人骨不同部位的代谢速率不同,由于样本都采自武帝遗骨的股骨部位,说明这些元素是在长期饮食中累积在骨骼中的。”研究团队介绍。
在武帝生活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服用道家丹药是社会上层所崇尚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方式,以求滋补长生。所谓丹药,其实是不同晶体形式的无机化合物,由多种矿物高温烧制提炼而成,在中国有两千多年的使用历史。《周礼·天官篇》和《抱朴子内篇》等道家典籍均显示,不同丹药的成份虽有所差别,但雄黄与礬石是其中代表成份。
雄黄为硫砷化物矿石,主要成份是As2S2,礬石是一种含铁的硫砷化物,主要成份是FeAsS。黄色的雄黄、白色的礬石、红色的朱砂、青色的曾青、黑色的慈石与道家五行原理的五色相对应,为当时著名丹药五石散的主要原料。
分析显示,武帝样本与隋唐时期贵族郭嗣本的体内元素组成最为接近。根据文献记载,郭嗣本有长期服食丹药的生活习惯,甚至接受过皇帝的御赐丹药。武帝经历了与郭嗣本相似的元素积累,其遗骨中砷(As)、硼(B)、锑(Sb)元素显著偏高,可能是由于他服食了以雄黄(As)、礬石 (As)、硼砂(B)、辉锑矿石(Sb)为主要成份的丹药。
据史料记载,公元575年至578年四年间,武帝数次发病,生病时“疠气内蒸,身疮外发(身体内部的病症不断积累,在皮肤表面爆发出来”“身生癞疮,恶疾而死(由于身体上长疮,生重病而死)”,反映出其病痛以皮肤病为代表特征。在研究团队看来,这符合慢性砷中毒的病理表现。
“慢性砷中毒后,病人皮肤上会出现弥漫性或局限性的色素沉着和病变,并导致皮肤血管发生变化,四肢出现疼痛和红肿。” 在武帝的股骨上,研究团队发现了一块黑色色素沉着区域,“可能是砷中毒后,局部皮肤病变引起的骨髓坏死所导致的。”
武德皇后从突厥入北周后
在长安的饮食仍以畜牧产品为主
武德皇后阿史那氏为突厥木杆可汗俟斤之女,武帝于天和二年(567年)迎娶至长安。
本次研究综合运用生物考古和历史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对公元6世纪都城长安身份明确、有史料记载的8例核心贵族阶层人类骨骼、9例关中地区平民人类骨骼和3例家养动物骨骼进行了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结果反映出居住在长安的皇帝、皇后和其他占据社会高层的贵族群体以及平民阶层的饮食情况,揭示6世纪长安地区人们饮食、社会地位和身份之间关系的复杂性。
将以上数据与已发表的中国北方及其周边地区公元前550至公元1200年左右的人骨胶原碳、氮同位素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本研究中讨论的大多数贵族的饮食习惯与蒙古高原游牧人群的饮食习惯趋于一致,而平民饮食则倾向于与华北平原等农耕区的人口趋于一致。
对北周武帝和阿史那皇后遗骸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研究表明,生于蒙古草原的阿史那皇后,在定居北周都城长安后,享受了与其故乡一样甚至相对更好的以畜牧产品为主的饮食生活方式。
武帝基因为南北朝贵族之间“胡汉融合”找到直接证据
武德皇后基因证明突厥阿史那部起源于东北亚并非欧亚大陆西部
北周武帝为鲜卑族。鲜卑人群的起源研究是历史学和人类学领域的重要课题。通过对武帝基因组进行分析,团队从遗传学角度揭示了武帝及其家族的族源,对理解鲜卑人群的起源意义重大。
△提取古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