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昭慧广场南端的高陵博物馆内有一座雕梁画栋的碑亭,碑亭周围用铁栅栏围着,里面有一块高大的石碑坐落在石龟之上,这就是被称为“三绝碑”的李晟碑。这块石碑完整的名字叫《唐故太尉兼中书令西平郡王赠太师李公神道碑铭并序》,现为陕西省重点保护文物,它可是国家一级文物,所以才被层层保护。此石碑之所以被称为“三绝碑”,有三个原因:首先墓碑的主人李晟是中唐时期功勋卓著的名将,他的功绩和平定安史之乱的郭子仪、李光弼齐名,被称为“中唐的顶梁柱”;其次,这块石碑的碑文是由中唐的名相裴度编撰;最重要的是中唐大书法家柳公权书写了楷书碑文和篆字碑额,因此被称为“三绝碑”。碑上的部分文字虽然有些模糊,但还是能够看出“柳体”斩钉截铁、棱角分明、点画爽利、挺拔不群的非凡气概。
这块石碑原来在高陵区白象村渭水桥北端的李晟墓前,因为自唐代以来,渭河水一直上涨,墓道已经被河水淹没,所以墓碑(李晟碑)也被移动了几次,最后被安置在高陵博物馆内。令人遗憾的是,这位大唐西平王的陵墓在完整地保存了1200多年后,被人哄抢了。2012年8月,施工单位没有提前通知文物管理部门,就将李晟墓挖开,周围的村民和文物贩子见财起意,将贵重的文物哄抢一空,据说被拉走了几轿车文物。后来虽然公安机关将三名主犯抓获,追回了部分文物,但是仍然有许多最珍贵的文物流落海外永远无法追回。
说起墓主人李晟,人们也许不会想到他竟然是甘肃甘南州临潭县的人。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位洮水河畔走出的将军,到底有何德何能被唐德宗封为西平郡王。
甘肃临潭县长岭坡
李晟,字良器,公元727出生于陇右道临潭(今甘肃临潭县)的一户军人世家,祖父李思恭、父亲李钦都是唐代守卫陇右的将军。李晟从小就苦练骑射功夫,熟读兵书,准备报效国家。18岁时李晟投入河西军,在名将王忠嗣的麾下作一名普通的战士。此时的王忠嗣担任着陇右、朔方、河西、河东四镇节度使,手下人才济济,有后来的名将哥舒翰、郭子仪、李光弼等人。年轻的李晟虽然是个无名小卒,却在与吐蕃的一次作战中,一箭射*了敌人的悍将,因此得到了王忠嗣嘉奖,被升为裨将,获得了“万人敌”的美称。
《唐故太尉兼中书令西平郡王赠太师李公神道碑铭并序》部分拓片
雄心勃勃的李晟想跟随他敬爱的将军建功立业干出一番事业,但是天不遂人愿。不久唐玄宗命令王忠嗣不惜一切代价夺回陇右的石堡(今青海湟源县日月乡石城山)。石堡地形险要是真正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隘,王忠嗣不想白白牺牲战士的性命,攻打这个鸡肋的关隘,但是唐玄宗一心要一雪前耻,因此生出了撤换王忠嗣的想法。李林甫趁机罗织罪名,诬陷王忠嗣和太子勾结谋反。
749年,一代名将王忠嗣因此蒙冤被*。李晟刚遇到一个赏识他的上司,就这样阴阳永隔了。他的才能被埋没,好多年都在河西军、陇右军中担任最下层的军官,连平定安史之乱这样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都错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