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实是一个典型的错觉!
实际上,组织大范围的统一考试,这对国家的组织能力来说,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即便是到了今天,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其实都没有组织全国统一考试的能力。
而且,西汉时期,纸还没有被彻底搞出来。西汉时期虽然也有纸,但是西汉的纸,属于是麻纸,不管是材质还是成本,都和后来蔡伦改进之后的纸截然不同。
没有纸,就意味着考试的成本,会大的无法承受。
于是后来,西汉的统治者,只能退而求其次。先让地方推举有才学的人,然后再让他们来京城考试。这样一来,参加考试的总人数,就限定在几十到几百人之间。这个考试人数,西汉还是承受的起的。
而接下来,经历了文景两代的完善之后,西汉对于考试这件事,已经有了比较充足的经验。所以到了汉武帝时代,随着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儒学成了西汉的治国之学。在这之后,大家就有了标准教材,考试也有了标准答案。
教材统一,有了标准答案,国家组织能力很强,之前有足够的考试经验。在同时满足了这四个条件之后,汉武帝才能开辟察举制。这几个条件,缺少任何一个,汉武帝其实都不太可能搞出察举制这种选拔制度。
不过,对于察举制这些选拔方式,现代很多人的固有印象,其实是错的。
请问,察举制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制度呢?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可能会下意识回答:察举制就是举孝廉!谁更孝顺,表现的更优秀,就能得到推荐。而到了后期,察举制则是逐渐被世家大族垄断。只有世家大族的子弟,才有被推荐的资格。
这个答案,也对,也不对。
准确来说,这个答案确实是说明了察举制的本质。但同时,却不够全面。因为我们的历史课本,篇幅有限的缘故。在介绍察举制的时候,我们课本上的字数并不算多,所以导致很多人以为,察举制是一个特别简单的‘推荐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