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2年,汉朝高层忽然传出了一个消息:皇帝陛下对目前的选官制度,非常不满,所以想要改革!
这个消息传出来之后,大家自然开始纷纷关注了起来。毕竟选官制度的存在,直接决定了大家的前途命运。但同时,很多人又觉得,这次改革注定没啥大变化。
原因很简单,因为当时在位的皇帝汉顺帝,年龄太小了,此时才刚满十八岁而已。在那些读书人看来,皇位可以继承,但是智力是不能继承的。一个十八岁的孩子,怎么可能理解察举制的意义,并且对这套制度里的一些错误,进行系统的改革呢?
但很快,当改革细则出来之后,大家很快发现:这个小皇帝的本事,远超大家想象。
在汉顺帝的这次改革当中,改革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条。第一,设置年龄限制。自此之后,以后超过四十岁以上的读书人,不允许再参加国家公考!第二,以后察举制考试当中,也要增加笔试,逢进必考!
第三,明确考试标准,尽可能对考试标准进行量化。按照以前的制度,往往都是地方官员推荐,说谁孝顺,谁就能做官。但推荐这种事情,就存在很大的操作空间,远不如设置考试标准之后,大家一起考试公平。
因为当时汉顺帝的年号是‘阳嘉’,所以这场改革,后世便史称‘阳嘉新制’。
这三条改革,每一条都直接戳到了传统豪强的肺管子上面,直接动了大家的根本利益。所以接下来,很多地方士族官员,都开始纷纷反对改革。但让人意外的是,此后的几年里,汉顺帝以一种极为强横的手腕,硬是把改革顺利推行了下去。
就这样,在东汉后期的一段时间里,汉朝出现了一个很诡异的状态:虽然名义上来说,大家玩的依然是察举制,依然是推荐制度。但同时,几乎所有被推选上来的人才,都需要进行公开考试。
这种模式,其实已经非常近似于唐朝的科举考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