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铨选,指的是唐朝的一种选官制度。唐五品以上官员由皇帝任命,六品以下的文官由吏部按规定审查合格后授官,称为铨选。也就是说,除高级官员由皇帝任命外,凡经科举考试、捐纳或原官起复等,均须赴吏部听候铨选。不幸的是,张继在铨选中被淘汰了,他成为一个漂在京城的“待业青年”。
2/张继的枫桥从古至今,做“京漂”都不易。比如,白居易老师初到京城长安时,就被人泼了冷水。白居易16岁时,从江南来到长安谋求发展,他带着自己的诗稿去拜会名士著作郎顾况。顾况看到诗稿上“白居易”的名字,便开玩笑说:“长安米正贵,居住不容易啊!”
白尚书应举,初至京,以诗谒顾著作。顾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唐·张固《幽闲鼓吹》)
等他翻看白居易的诗稿,读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时,才马上连声叫好,并说:“好诗!文采如此,住下去又有什么难的!”后来,顾况经常向人推送白居易的诗作,白居易的诗名慢慢传开了,最终在长安有了安居之所。
张继却漂得不易,从老家来到京城,为的就是谋个一官半职。但张继为人孤傲,不屑巴结权贵,所以一直不被人发现。这种际遇,他在《感怀》一诗中就有无奈地慨叹:
调与时人背,心将静者论。
终年帝城里,不识五侯门。
来长安好几年了,连人家王公贵族家的大门儿朝哪儿都不知道。这注定了他只能是个“失败”的京漂儿。
做了两年京漂了后,长安也呆不下去了,因为安史之乱爆发了,叛军占领了洛阳,又直逼长安,两京不保,连皇帝和他的后妃们,都识趣地仓皇逃离了京城了,张继也只有逃离京城。因为当时江南政局比较安定,所以不少文士纷纷逃到今江苏、浙江一带避乱,张继也乘船南下,开始了他的江南流寓之旅。由此,他与枫桥才有了一次美丽的邂逅。
安史之乱持续了整整八年。期间,张继一直过着漂泊的生活,他游历过大江南北,但真正让他扬名的,还是他流寓吴越的那段岁月。历史没有记清楚具体哪一年,他来到苏州,在某个悲凉的秋夜,张继乘船来到枫桥下,听着不远处寒山寺传来的钟声,孤寂而辽远,夜不成眠的张继,想起自己失意的青春,国家凋敝的景象,以及百姓悲苦的流离,不禁愁绪郁结,吟出了那首闻名千古的《枫桥夜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