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为什么会选择这套急于求成的方案呢?其实主要还是因为人在一种急切的心理之下,很多时候是很难有心思去考虑什么面面俱到的。今天,有很多穷怕了的人为了赚钱不择手段也是这个道理。
这种偏极端的选择,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很多病情严重但又无计可施的人来说,不失为一种正面的尝试,但是,很多没有被逼入死角的人一般不会选择这种大破大立的改革,谁特么会动不动就去搞高空走钢丝这样的极限实验?
秦国的变法需求,其实主要对应的是今天的穷人心态。但是,很庆幸,秦国最后赌赢了,很多商鞅变法的拥泵者正是因为秦国最后的既得胜利而对商鞅变法的思想推崇不已。
一个赌徒,老是在赌桌上赢钱,如果有人跟他说十赌九输的道理,他能听得进去吗?一个恶棍,他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靠着不讲道理地使用拳头得来的,如果有人跟他说与人为善的道理,他能听得进去吗?一个妓女,她的吃穿用度都是依靠陪人睡觉的方式来换取,如果有人和她讲自强不息的道理,她能醍醐灌顶吗?
总之,要真正搞清楚商鞅变法的来龙去脉,把秦国当时的状态和心理弄明白很重要,至少不会唯结果论、机会主义去看待商鞅变法的功能性。
打个比方,商鞅变法就是一场手术,恰巧治好了秦国当时的一身重病。但这并不代表商鞅变法这种医术高明无比,也不代表这种医术适合其他的病情或患者。
那么,商鞅变法在秦国的成功为什么会成为历史独一份呢?这么好的案例,这么好的经验,为什么在此后的几千年,没有人愿意尝试它的模式,或者尝试之后也没法成功呢?
其实,很多人对于历史的认知是偏表面化的,即只看重现象和结果,而不注意逻辑的递进。变法这种事就是大破大立,基本上相当于推倒重建的大工程,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没人愿意搞这种大工程。因为搞大工程寓意着难度、成本、风险都很大。
古往今来,凡是要强行推行变法的,均少不了几个必备的条件,一是*的决心,二是形势的逼人,三是牛人的机会。就商鞅变法来说,*秦孝公的决心是显而易见的,秦国那种摇摇欲坠的形势也是亟需改善的,公孙鞅适逢其会的机会也是恰到好处的,所以才催生了商鞅变法的诞生。
但这还不是秦国变法成功的关键,它成功的关键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秦国当时太落后了。
很多人觉得把落后当成成功的理由,简直有点太荒谬,但事实有时候就是这么不可思议。因为落后在很多时候本身就是一种优势。
众所周知,变法意味着重建,势必会冒犯很多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推行过程中遇到重重阻力是可想而知的。你动了别人的财路,别人就会想方设法去断你的生路,不流血,是很难变法成功的。
比如今天的拆迁,没点冲突,拆迁能成功吗?
那么,大家想一想,究竟是在一个成熟的老城区拆迁难度大一些,还是在一个封闭的小山村拆迁难度大一些?对于推倒重建的工作来说,落后就是一种最大的优势,旧的东西推倒的阻力小得多,新的东西建立的成本也顺畅得多。
秦国的贵族虽然被变法冒犯了利益,但是同样是损失,损失的基础和额度不一样,兴致也完全不一样。那些贵族若是根深蒂固,家大业大了,他们捍卫自身利益的决心和能力也会随之越强。相反,他们的日子只是比普通人过得优越一点,自身实力和地位并没有那么尊崇和强大,更容易妥协。
穷人的钱永远比富人的钱更好抢!
同时,因为秦国的整体落后,变法运动可以争取和团结的力量是不是越多?整个国家意愿是不是更容易贯彻?若大家都日子过得安安稳稳、舒舒服服,谁特么愿意跟着你去变法?
人,往往只有在没有更多更好的选择时,才会豁出去一条道走到黑,才会忽视风险去勇往直前。
商鞅变法其实就是一剂新药,因为秦国的医疗资源本就相对十分空虚和贫乏,所以它才能迅速地占领整个市场,顺利地推行下去。
待到天下一统之后,国家概念被升级了,几乎没有任何一个统一王朝能够变法成功,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体量大了,阻力也大了,改造整个国家的思想体系、利益链条的难度太大了。很多变法(王安石变法、张居正变法等),局部试点,效果很好,全面推广的效果却一塌糊涂,就是这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