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考报名人数突破200万,报名比例达到68:1,但是对于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来说,近几年招聘岗位不减反增,却少有考公人问津,岗位也总是空缺。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张晓刚所长坦言,“内地所招得多,更没人往我们这来”,面对这样的现状,敦煌研究院也无可奈何。
一面是考古发掘现场频上热搜,一面却是真正的考古岗位被人冷落,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对比不能不说是一种尴尬。而另一种鲜为人知的对比是,巨大的考古工作压力和凤毛麟角的考古工作者。其实,不只是敦煌研究院,考古人才急缺、考古工作和研究压力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全国各级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所面临的共同现状。张晓刚所长的一个“更”字,就是这种现象的反映。
考古学以研究古代社会历史为己任,在本质上属于基础人文学科。可是,从大的社会环境看,考古学的社会生存环境并不乐观。在经济发展的大浪潮中,考古学向来以“冷门”专业、“冷门”行业示人,就业面窄,岗位容纳量小,在招生、就业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这也导致考古专业本科学生不少为调剂生。另外,受某些社会舆论的误导,考古专业又往往被视为和收藏、鉴宝密切相关的专业,从而呈现出一种误解下的“虚热”。
这些现象既有社会环境的原因,也有考古学长期以来与社会公众隔离、与社会其他行业缺乏良好互动的原因。无论何种原因,最终都对考古人才的培养产生了不利影响,造成考古专业学生专业兴趣不高,人才紧缺。近年来,虽然有各种“考古热”的舆论加持,可一碰到就业,难免“嘴上说喜欢,身体却很诚实”。
从现实的就业情况来看,薪资待遇不高是考古工作招不来人、留不住人的主要原因。考古圈里之前经常流传着这样一句自嘲的顺口溜:远看像逃难的,近看像挖碳的,仔细看像捡破烂的,回去一打听,原来是考古工作站的。这样的时代虽一去不复返,但一线考古的工作环境可见一斑。许多毕业生在去田野考古之前通常都满怀情怀和期待,然而经历数月的“摧残”后,多数都会选择转行,或升学进高校,或进入博物馆、文化馆等相对清闲稳定的单位。
据统计,作为考古学专业人才培养标杆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18年本硕博毕业生共计69人。其中,本科生39人,大多选择继续深造,签约就业的也多数成为了公务员;硕士毕业生共20人,升学4人,剩余就业的16人之中,只有1人选择去一线考古所(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博士生10人,仅2人选择考古所,分别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这份统计数据暴露出考古行业的现实处境:一方面,田野考古一线急缺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面,田野考古一线的整体待遇对于高素质人才及其背后的家庭,缺乏吸引力。
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已逾百年,考古队伍和工作规模不断扩大,也取得许多举世闻名的重要发现和成果,学术研究体系也日臻完善。然而,随着国家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考古研究和工作也进入了迅速发展期,新时期新环境对考古研究、工作及考古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亟需建立与新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要求相匹配的制度体系。
比如,改革人事制度,在编制满额的情况下,允许业务单位灵活利用业务经费招聘合同制员工,实现单位内部带编员工、合同员工互补互利的机制;改革工资体制,提高工资待遇,让考古所与所在地高校的待遇对标;降低招聘门槛,把控人才质量,实现多元化的人才招聘;还可以鼓励考古公司的创办,促进良性行业竞争模式的形成。
考古工作不只是一项学术工作。一线考古人才不仅承担着发掘勘探的工作,更承担着守护历史文化的重任。重视人才、发展人才、留住人才,既是考古事业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表征。
(作者 赵清源,来源: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