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植物园简介,雅尔塔植物园简介

首页 > 旅游 > 作者:YD1662023-04-14 01:39:14

卧佛寺 (孟慧忠/图)

而樱桃沟内“赐予”曹雪芹灵感的风物似乎更多——香山地区有民谣,“退谷石上松,人称木石缘。巨石嶙峋宝,甘泉溢水甜”——水源头、元宝石、石上柏,是这里的“三绝”。

“水源头”在樱桃沟尽头,这里曾是一处泉眼,现在的水流则是从山上流下来的。紧挨“水源头”即是体量巨大的“元宝石”——它就是大荒山青埂峰下的顽石。“元宝石”南侧的山坡上耸立一块高十余米的巨石,一株侧柏在巨石顶端破石而出,因民间松柏混称,“石上松”或“石上柏”之称便传开了。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前朝进士孙承泽隐居樱桃沟,之后廿载光阴用来研究北京史地,写下《春明梦余录》和《天府广记》。他在《春明梦余录》中记述石上柏:“独岩口古桧一株,根出两石相夹处,盘旋横绕,倒挂于外,大可数百围。色赤如丹砂,夫人不能拊虬龙而谤视之,使得谛视,当如此桧矣。是又岩中之奇者也。”据说曹雪芹受此景启发,写出“木石前盟”的故事。

隐居于此的孙承泽自号“退翁”,将樱桃沟称作“退谷”;后清末举人、古物陈列所第四任所长周肇祥居此,民间又将这里称作“周家花园”,别墅门额上的“鹿岩精舍”,即为周肇祥所题。如今这里仍以富于野趣而著称,沟内溪流清澈,鸟鸣声声,游人可以一边观赏玉玲花、青檀、红松等珍稀植物,一边行走在曲曲折折的木栈道上——它盘桓在遮天蔽日的水杉林中,徜徉其中,宛若回归原始森林。

蔚然成林的水杉,是上世纪70年代从湖北神农架引进的,今日已形成中国北方地区面积最大的水杉林;作为孑遗物种,水杉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上世纪40年代末,植物学家胡先骕和郑万钧联名发表论文,颠覆了“水杉属植物早已灭绝”的观点,震动世界。

水杉林和樱桃沟,可以看作植物园的一个缩影——在叠合多重空间中的缩影,一个充满生机的植物空间,让多种文化与记忆在此呈现和交融。相比每每人满为患的香山公园,植物园少了几分喧嚣,多了一丝宁静,山水相衔,别有一番景致,而诸多人文历史遗迹,又为草木增添几缕文秀之气——它总是内秀深藏,爱之者独爱之,就如安放在湖边、日本艺术家空充秋创作的雕塑《茁·生》,植物园中的花草石与人,都“向上延伸”,记录了生命的萌动与成长。

莫斯科植物园简介,雅尔塔植物园简介(9)

樱桃沟 (视觉中国/图)

溥仪自是“爱之者”之一。“我是一个渺小的人,我的分量不过如同花园中的一粒花种,但我却是六亿五千万中的一个”,1961年3月6日,在植物园劳动锻炼了383天的他,离开植物园,调到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整理、编写和审议清末、北洋政府相关文史资料。自此之后,他每每以园丁身份为荣,侍弄花草亦成为他晚年的爱好,还多次回园看望工友们——只是仍然会坐错车和迷路。

1964年3月,第三稿《我的前半生》始得出版,在全世界引起轰动——这自然是可以想见的,毕竟,“皇帝”比水杉更能吸引眼球。

张亚萌

上一页123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