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虢国下阳城西城垣走势
按《春秋左传》载,晋侯假道以伐虢,灭下阳即此。下阳城故址内现存南北走向城垣数段,最长达100多米;东西走向城垣数段,长30至50米不等。残高4至6米,厚3至5米。夯层厚6至9厘米(以6厘米为主),夯窝直径5厘米。
城址东、南、西三面俯河,城中忽为凹地,忽为高岗,城垣走向蜿蜒如蛇,依地形走势,起伏不定。城中小城自成单元,小城与小城实为连体。近年来,城垣附近曾发现春秋墓群,且有重要青铜器如:鼎、簋、壶、匜、编钟出土。
“南虢”称谓最早见于《水经注》,因位于大河之南而得名。《水经·河水注四》:“河南即陕城也。昔周、召分伯,以此城为东、西之别,东城即虢邑之上阳也,虢仲之所都,为南虢,三虢,此其一焉。”
关于“上阳”的地望,《汉书·地理志》在“弘农郡陕”条下自注:“陕,故虢国,在弘农陕县东南。”《左传·僖公五年》杜注云:“上阳,虢国都,在弘农陕县东南。”《太平寰宇记》卷五“硖石县”:“虢城在县西三十六里。”《路史·国名纪戊》:“弘农陕是北虢之上阳。”《路史·国名纪戊》注:“上阳城在陕县之硖石镇西三十六里常阳驿之东南。”
孔颖达疏:“虢叔封上阳。”南朝《续汉书·郡国志》注云:“虢都上阳在县东,有虢城。”唐《元和郡县志》云:“(陕)州理城即古虢国城”(按:“理城即治城,唐人避高宗李治之讳,故称治城为理城)。
宋《舆地广纪》云:“陕,古虢国,所谓上阳也,故城在今县东。”在此,诸文献中所说的“陕县东南”、“县东”、“东城”等,均指汉代所建的陕县城东。虽然文字表述上略有差异,但都是把“陕县城”作为上阳城的地理坐标来参照的。
▲虢都上阳城发现的大型宫殿性建筑基址
考古发现证实:上阳城故址即今河南省三门峡市东南部的李家窑遗址。地理坐标:东经111°12′;北纬34°46′。海拔高度377米。
该城址北依上村岭,南邻青龙涧。现存城垣大致呈东西向长方形,南城墙已被青龙涧水冲毁,仅留残垣断壁。而北城墙保存尚好,东西长约1000米,南北残宽600米,周长约3200米。城垣残基宽6米,残存高度不一,最高处近2米。城墙用版筑方法夯筑而成。城垣墙外有两条宽阔的大壕沟为防御工事。整座城址宏伟而壮阔。
城址的西南部发现一大型宫殿遗迹,宫墙周长1350米。围绕宫墙外有一道与宫墙平行的壕沟,无疑也是防御工事。宫城内发现大面积夯土地基,上面保留着45个直径近1米的柱础石,这无疑是当年王宫所在地。地基南面有三道凸出的门阶,应分别为“阼阶”、“中阶”和“宾阶”。
▲孟姞盨(虢国墓地出土)
在城址以北的上村岭虢国墓地,继1957 年发现虢太子墓,出土“虢太子元徒戈”之后,1990年发掘的2001号“虢季”墓,又出土随葬品3200余件,包括列鼎 7件 、甬钟 1 套 8 件及缀玉面罩、玉佩饰 、金带饰等 。同时出土1件铜镶玉柄铁剑,发现一座大型马坑。
1991 年发掘的2009号“虢仲”墓,出土随葬品3000余件,许多青铜礼器上有“虢仲”作器铭文。圭形玉石遣策上,有墨书的送葬者姓名及所送物品等,同时还有大量的动物形玉饰如:玉狮 、玉虎 、玉豹 、玉鹿 、玉蜻蜓、玉鱼、玉海龟及保存完好的整件毛织衣物与两套石磬(各十件)。
据此我们可以断定:上村岭虢国墓地发现的2001号“虢季”墓、2009号“虢仲”墓,墓主为西周晚期至春秋初期的两位虢国国君。李家窑遗址当为虢都上阳无疑。
▲三门峡虢国贵族墓地出土的我国最早,规模最大的地下车马军阵
正如清人王先谦在《水经注疏》与《汉书补注》中所云:“陕县为虢都,大阳为虢塞邑。”“陕与大阳夹河对岸,故有上阳、下阳之分,也有南虢、北虢之称,实一虢也”。
03
虞坂即盐坂、即青石槽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