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曾两次去上海博物馆参观,去后都在“头条”上发了“图文”。
上周,我又一次到上海博物馆参观,顺路去了“人民公园”,回来又在“头条”分别发了两篇“图文”:《有感于上博“浮槎于海: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藏太平洋艺术珍品展”》和《上海核心区域免费四星级公园,陈毅元帅亲自题词,您知道吗?》
让我始料不及的是,阅读“博物馆”图文的人数远远少于阅读“公园”图文的人数。
阅读“博物馆”图文的人数56人:阅读“公园”图文的人数1626人,约等于1:30。
若以此判断,就可以得出:100人当中,只有3%的人会选择去博物馆参观。
这是“人文旅游”与“自然旅游”的真实差距吗?
旅游仅仅是看风景吗?从今年2月15日到5月23日,3个月零8天,我去了35(次)各大旅游景点。其中,自然风景公园类的,我去了20次;美丽河道2次;古镇4次;上博2次。
35次出游,能算得上人文游的,有6次(古镇4次;上博2次),占比17%。
我曾多次自诩为偏爱“人文游”,看到这个统计后,我不知该作何感想!
结论只能是,自己也逃不脱眼前“花花草草”自然景观的诱惑。
究竟什么是“人文旅游”?年轻时,游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看见的是祖国的壮美山河,耳听的是张明敏的“河山只在我梦莹”。我想,这就应该算作,典型的“自然游”吧!
年龄渐增,走的渐渐慢了,依旧是这些山山水水,当步履不再匆忙,关注点转移到了“山山水水”背后的故事,这种“自然游”是不是也可以称作“人文游”呢?
我看可以。
游走于各处古镇,走得快的人,看的只是古镇的外在“皮毛”,这种所谓的“人文游”,其实还是“自然游”,用不了多久,他就把这古镇连名字都忘了。
所以,人文旅游,既取决于你眼见的物事,是否含有历史人文内涵,这也是人文游的前提条件;另外,更要看每个实际参加旅游的人,自身是否具备自觉的“人文旅游”意识。
“人文旅游”是“自然旅游”的内在升华一草一木总关情。我非常反对将“人文旅游”与“自然旅游”对立起来的做法。华夏五千年的历史文明积淀,这片热土从不缺少历史年轮的雕琢;对自身文明的自信,也从未像今天这样昂首挺胸。
漫游岳麓山,我仿佛听见了“岳麓书院”的平仄诗律;畅游橘子洲头,我又仿佛看见青年时期的*英姿勃发的身影,壮美的《沁园春·长沙》唱响神州。
这山,这水,只因我们关注了“岳麓书院”,关注了《沁园春·长沙》,才让我们在这山水间激情澎湃,豪情万千。
“人文旅游”离我们有多远?行走在山水间,其实“人文旅游”就在你我身旁。
作为头条号旅游领域的作者,我们首先要把自己的心态放平和了,多些思考,少些哗众取宠的“技术手段照片”,多挖掘“色彩”背后的故事。
作为旅游者,我们要放慢脚步,留下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是什么,才让这大千世界变得如此艳丽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