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樊於期这样,荆轲顺势就说:“现在我有一句话,可以解除燕国的祸患,又能报将军大仇,您认为怎样?”
听荆轲这么说,樊於期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忙问:“那该怎么办呢?”
“希望能够得到您的首级献给秦国,秦王一定会高兴地接见我。那时我就能左手拉着他的衣袖,右手拿匕首刺进他的胸膛,将军的大仇就可得报,燕国的耻辱也可雪清。将军能做到吗?”
还没等荆轲反应过来,樊於期已脱下半边衣服,握紧自己手腕,说:“这是下臣日夜咬牙切齿想做的事情,今天才听到您的指教!”说完,马上自刎而死!
虽然樊於期逃出了生天,可整个家族因自己而惨遭*戮的悲剧,令他呆在燕国也是生不如死。现在听荆轲说有机会替自己复仇,樊於期这才毫不犹豫地献出了自己生命!
不过,此时对樊於期的最大疑惑也就悄然而生:如果樊于期在秦国默默无闻,那他又怎么会得罪秦王,以致“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还被秦人悬赏千金、封邑万户来求得他首级?
或许,一场秦、赵之间的战争能解答这个疑惑。
公元前234年,秦国派军攻打赵国平阳(今河北临漳县),*死了赵将户辄,斩首十万。次年,秦军继续攻打赵国,又攻克了赤丽(应该在宜安附近)、宜安(今河北石家庄市东南)。面对强大的秦军,赵国派出了名将李牧前往抵抗。结果,李牧率领赵军与秦军在肥下(今河北石家庄市藁城区西七里)遭遇,大胜秦军。
此战过后,李牧被封为武安君。
李牧是赵国晚期时,唯一能抵挡秦军的将领。能在此时屡屡战胜强大的秦军,虽然不易,但以李牧的能力来说,也不算是意外。
可肥下之战,却有一点令人意外:《史记》中提及此战,说李牧赶跑了秦军主将;可《战国策》提到此战,却说李牧*死了秦军主将。那么秦军主将究竟是逃走了,还是被*了?
之所以这么关注这位秦军主将的结局,全都因为他的名字——桓齮(yī)。桓齮、樊於期(jī),这两个名字发音极其相似,会不会是同一人?
秦始皇十年(公元前237年)时,桓齮被任命为将军。此后,桓齮就多次与名将王翦、杨端和等等合作,参与秦国的多次东扩战争。此后,桓齮多次取得战功,最为突出的莫过于平阳之战:*死赵将户辄,并斩首十万!可惜的是,平阳一战次年,桓齮就在肥下之战中败了名将李牧。从此后,桓齮就不再见于史料,而燕国却突然出现了一位名叫樊於期的逃亡秦将。
由此,杨宽先生认为,樊於期就是桓齮,因战败而遭秦王灭族,被迫逃燕后,而被后人误称为“樊於期”。
然而,这种说法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
在秦国,战败不一定获罪。邯郸战败后,像王陵、王龁等人,就没有被问罪,还在秦国继续领兵打战。为什么桓齮战败后会获罪,还被秦人灭族?更何况,《战国策》称桓齮战败后被李牧所*——人既然已经死了,还怎么会参与秦国东扩的征战?
从姓氏源头上来说,“樊於期”就是“桓齮”的可能性也较小。春秋战国时代,桓氏最出名的是宋桓公后裔,曾经想*死孔子的桓魋就是其后人。桓齮可能是宋国桓氏后人,在秦始皇时代入秦为将。在两周,樊姓最出名的无疑是周宣王的冢宰樊仲山甫,直到春秋晚期樊氏后人还积极参与了公子朝之乱。尽管桓、樊两姓还有其它起源,中国人讲究“做不改名,行不改姓”,因此“桓”通于“樊”的可能性也较小。
不过,虽然秦国战败不一定获罪,却也有因战败而获罪的案例。
同样在邯郸战后,跟随王龁征战在前线的郑安平率军投降了赵国。因为郑安平的投降,他的举荐人范雎就差点被治罪。邯郸战后一年,范雎、王稽、郑安平就同时死去。后世就有人据此推测,范雎是受王稽、郑安平拖累,被秦昭王赐死。因为秦法规定,被举荐人失职,那么举荐人与被举荐人同罪。邯郸一战中,王龁是无罪;可郑安平战场投敌,却是大罪,还因此牵连到了范雎。
那么,肥下一战被李牧击败后,桓齮有没有战场投敌行为呢?
公元前234年的平阳之战,*死赵将户辄、斩首十万的战役,就是桓齮指挥;次年在败于李牧之前,桓齮也曾攻下了赵国的宜安,只不过随后败给了李牧。以整个战事的进程而言,桓齮不太可能战场投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