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黎明政/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
形态特征:体长,前部近圆筒形,后部侧扁,无腹棱。口端位。下咽齿2行,呈梳状。体被圆鳞。背鳍无硬刺。体茶黄色,胸腹鳍灰黄色。
分布:长江金沙江以下干、支流及附属水体均有分布。
生态特征:中下层鱼类。觅食时也在水体上层活动。性活泼,善游泳。通常在浅滩和附属水体多草地区摄食育肥。冬季在干流和湖泊深水区越冬。繁殖季节主要在长江干流中上游产卵,产卵群体主要为4-5龄,盛产期为5月中下层。长江中的最大特体可达35kg。典型的草食性鱼类,主要摄食水生高等植物。
摄影:黎明政/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形态特征:体稍高而侧扁。腹棱完全,自喉部至肛门。头较大,吻钝圆。口宽,端位。鳃耙特化,彼此联合呈海绵状膜质片。体被细小圆鳞。胸鳍末端不达或伸达胸鳍基。体银白色。
分布:长江自重庆至河口区的干、支流及附属湖泊均产。
生态特征:中上层鱼类。性活泼,善跳跃。平时栖息于干流及附属水体摄食肥育,繁殖季节集群溯河产卵,冬季在深水区越冬。长江个体一般4龄性成熟,繁殖盛期为5-6月。生长快,最大个体体重可达25kg。终生以浮游生物为食,成鱼主要滤食浮游植物。
摄影:黎明政/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鳙(yōng)」Aristichthys nobilis
形态特征:体高而侧扁。腹棱不完全,自腹鳍基至肛门。头极大,吻短。口宽,端位。鳃耙呈页状,但不联合。体被细小圆鳞。胸鳍末端远超腹鳍基。体被灰黑色,体侧具许多不规则黑斑。
分布:长江中下游地区均产。
生态特征:中上层鱼类。性温和,行动迟缓,不善跳跃。未成熟个体和产后个体在沿江、湖泊及附属水体中生长,成熟时到江中产卵,冬季在深水区越冬。长江个体一般5龄性成熟,产卵期为5-7月。生长迅速,最大个体体重可达40kg。终生以浮游动物为食,成鱼兼食部分浮游植物。
摄影:黎明政/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刀鲚(jì)」Coilia nasus
形态特征:体延长侧扁,背缘平直,腹缘具棱鳞。体被圆鳞,极易脱落。无侧线。上颌骨向后伸达胸鳍基部。胸鳍上方具6枚游离丝状鳍条,向后伸越臀鳍起点。臀鳍基部极长,与尾鳍基相连。
分布:长江中下游干、支流及附属水体。
生态特征:溯河洄游鱼类。春季结群由海入江,进行生殖洄游,在通江湖泊或长江干支流浅水处产卵。幼鱼当年顺流而下在河口肥育,秋后或者翌年入海。2冬龄性成熟,产卵时间一般4月下旬至5月底,水温18-28℃时为产卵盛期。体重可达360g,长41cm,寿命一般为4冬龄。幼鱼主要以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为食,成鱼主要以小型鱼虾为食。
以上资料来自由大自然保护协会TNC资助出版的《长江中下游土著和外来鱼类》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