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的断句问题辨析
文 | 陈立今
《登泰山记》全文448字。或许是姚鼐过分崇尚“约其辞文,去其烦重”的语言风格,字无可删。但过于精简的言辞,反倒给后人准确点断,领悟作者真实语义造成困扰。现将典型争议罗列出来,辨析如下:
争议句一: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
点断法1:苍山负雪 / 明烛天南 / 望晚日照城郭
点断法2:苍山负雪明烛天 / 南望晚日照城郭
第一种点段法句式整齐,言辞富有韵律,这符合姚鼐散文的特点。桐城派总体取向是力求“清真雅正”,不用骈句, 但具体到姚鼐其人,却不可一言蔽之。乾嘉时期,有一个骈文复兴的大背景,生活于其间的姚鼐虽对骈文并不友好,但也不轻视,在自己的作品中也时有运用,只不过他的运用只追求点到为止的效果,且不追求上下句语法结构的完全对应,严格说只是一种写意的骈句。这一语言特点在《登泰山记》的姊妹篇《游灵岩记》中也有体现,如“积雪林下,初日澄澈”“殊鹜而诡趣,帷张而军行”等。
至于断成七字句,虽然其出自名家见解,但余以为万万不可。其一,这不是姚鼐的语言风格,从《游灵岩记》《游媚笔泉记》《左仲郛浮渡诗序》《继室张宜人权厝铭并序》等十多篇姚鼐名文中检索,其均无使用七字句的习惯。再进行更多的检索,余力所不及。其二,这样点段太过油滑,使全文古朴与厚重感顿失,似村野儿歌,且还不是首好儿歌。姚鼐虽然数次提到自己于诗并不擅长,如《食旧堂集序》中说“鼐故不善诗,尝漫咏之以自娱而已”。但从姚鼐的诗歌创作看,其于韵律还是很规范的,比如多版本教材在《登泰山记》解读中都提到其创作的“登泰山诗”:“男儿自负乔岳身,胸中大海光明暾。即今同立岱宗顶,岂复犹如世上人?”断不会出现“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的韵律。
争议句二: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点断1:望 / 晚日照城郭 / 汶水徂徕如画 /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点断2:望晚 / 日照城郭 / 汶水徂徕如画 /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各个版本在“望晚日照城郭”六字中均不点断,似乎无可争,但在中学指导诵读时,“望”是引领后面景象的动词谓语,还是“望晚”连用作时间状语,就是个绕不过去的问题了。我认为第二种点断好。前文已说,姚鼐虽为桐城大家,但不拒绝使用近似的骈句,骈文讲究四六句,如把“望晚”断在一起,“望”有介词“向”之意,“望晚”就是“向晚”,也就“临近晚上”,前人有此用法,这样,则后面“日照城郭”和“汶水徂徕如画”正好构成四六样式,读来上口,富有韵律美。而断成“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则成五六句式,很拗口。读起来语感较差,声韵效果不佳。切记,桐城派虽不欣赏“四六”,但在乾嘉这个骈散对举的话语环境中,想一点不受对方影响是不可能的,这就像我们语文教育界抵制网络语言多年,但最终“喜大普奔”“人艰不拆”等还是堂而皇之地走入我们重要的考试试卷了,懂就得分,不会就没分,而且我们的教材中也出现了“丰富多彩的网络语言”一课。
争议句三: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点断1:是日 / 观道中石刻 / 自唐显庆以来 / 其远古刻尽漫失
点断2:是 / 日观道中石刻 / 自唐显庆以来 / 其远古刻尽漫失
上世纪的语文教材要求必须点段为“是日 / 观”,而且配套练习有标准化选项。最近几年教材于“是日观道中”已不做点断,但对于要完成诵读任务的中学生来说,这几个字怎么点断同样无法回避。我个人以为第二种点断法好,因为“日观”一词在这篇文章出现了一共出现了五次,其他四次分别是 “最高日观峰”“与子颖坐日观亭”“回视日观以西峰”“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这四处“日观”均连用,为何“是日观”非要断为“是日 / 观”呢?而且那“道中石刻”是客观存在的,“是日”看是“唐显庆以来的”,难道其他日子看就变了朝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