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如何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是新时代的重大课题。为此,中国民族报社、中共银川市委统战部、银川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同推出“小宁大讲堂——中华文化符号”系列动漫短视频,今天播出《小宁大讲堂“中华文化符号”系列之三月三》。短视频以期展现中华文化符号的产生和发展、中华文化的创新与交融,在生动呈现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中增进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今年如果要去广西旅游,会正赶上当地过“三月三”,有歌舞表演啊、体育游戏……那么“三月三”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这么受重视呢?
“三月三”历史悠久,最早可以上溯到先秦时期的上巳节。上巳,是指夏历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古时候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谣谚,传说“三月三”这天是轩辕黄帝出生的日子,又是真武大帝的诞辰。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真武大帝既是水神又是司命之神,于是上巳节逐渐与“三月三”合流,人们在这天举行祭祀祝祷活动,以祛邪避灾。由于“三月三”正是春和景明、踏青游玩的好时节,这个节日又逐渐在祭祀祛邪的信仰内涵之外添加了民间娱乐色彩,俨然一场春天的盛宴。
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记录的就是“三月三”聚会的场景。古人认为水是至洁之物,所以“三月三”上巳节会去水边洗濯、祓除不祥,也就是《兰亭序》里说的“修禊事也”。文人们聚在水边吟诗作赋,还玩起了“曲水流觞”之戏。
其实,“三月三”在古代诗文里并不鲜见。最早的《诗经》里就有男女相会于“三月三”的记载,杜甫《丽人行》里也写道:“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宋代以后,由于强调礼教的理学兴起,风气开放的“三月三”上巳风俗在中原式微,但是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仍然得以保存、延续,成为壮、瑶、黎、苗、侗、布依等众多民族共享的传统节日。
那么,各民族的“三月三”都有什么风俗呢?壮族在“三月三”除了祭祖敬神、祈求丰收外,有一项特别活动,就是男女通过对歌找到心上人。黎族的“三月三”同样歌颂爱情,人们对歌、跳竹竿舞、打柴舞。畲族有“三月三,吃乌饭”的传统习俗,要吃一种被染成黑色的米饭。侗族“三月三”时喜欢玩抢花炮的游戏。可以说,每个民族都有特色活动,丰富多彩。
跨越2000余年的传承发展,“三月三”不断与地域文化、民族文化、时代精神等相融合,它既沉淀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又体现了各族文化的交相辉映,彰显出中华文明的多彩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