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汉乐府另一首著名叙事诗《十五从军征》中,有“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说明葵菜是生长在井边的野菜,用来做羹汤。
魏晋时期的“建安七子”之一刘桢和曹植其名,人称“曹刘”,其代表作《赠送从弟诗三首》中提到葵菜:
(其一)
泛泛东流水,磷磷水中石。
苹藻生其涯,华叶纷扰溺。
采之荐宗庙,可以羞嘉客。
岂无园中葵,懿此出深泽。
可以看出,葵菜在魏晋时期已经广泛栽培,并且是用来祭祀祖先的供品和待客的美味佳肴。
如果说在春秋时期到汉代,只能看出葵菜是七月成熟,可以制作羹汤的珍馐美味,那么在魏晋时期的记载就可以了解葵菜的具体所指。在北魏贾思勰著述的《齐民要术》中,将《种葵》列为蔬菜类第一篇,反映出葵在当时的重要性。在文中,贾思勰指出葵分为紫茎、白茎二种,一年多次种植,有秋葵、冬葵、春葵等,后来许多典籍都延续《齐民要术》,把“葵”列为由“葵、藿、薤、葱、韭”等“五菜”之首,比如元代王祯著《农书》称“葵为百菜之主”,葵菜也得以广泛种植和栽培。
从《齐民要术》中对葵菜的描述,以及在口口相传直到东汉末年成书的《神农本草经》中,可以看出葵菜为俗称的“冬葵”。隋唐时期从中国引进大量典籍和植物的日本,现在依然用“冬葵”作为葵菜的称谓。